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博士林开庆的事业曾经是在学术界解决类似哥德巴赫猜想一类的难题。1997年,他投身金融业,转战华盛顿互惠银行、JP摩根和瑞士信贷,此后加入了独立金融咨询与投资银行机构Duff & Phelps。
出生在中国台湾的林开庆,一直对大陆充满了落叶归根的情结,而现在他最大的心愿是回到上海创建团队,经营公司的亚洲业务。
金融危机已经令美国失业率攀升到6.7%,而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自然难逃此劫。华尔街人协会创始人及主席陈迅勇说,已有近10%就职于华尔街的华人失去了工作。
“其实我的几个被裁员的朋友,过几个月也都能找到工作,但这几个月的沉淀期让他们开始关注一个之前并不太在意的市场和工作机会,那就是回到中国去。” 陈迅勇对《第一财经日报》说,“我们协会从去年开始就陆续关注了中国的市场和工作机会,上个月我还利用休假专门去了一趟中国,会见了很多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高层。”
中国机会不可失
中国一些投资公司的海外战略构想及对海外投资机会的渴望令陈迅勇感到吃惊,同时让他更有感触的是中国的机会“机不可失”。
“我们的协会早期创办时候,只是为了让在华尔街工作的华裔有个交流的平台。国内如果有省市或者机构过来招人,我们也会帮助做些协助工作,但是主动走回去了解中国和构建对话窗口,还是第一次。”陈迅勇介绍。
第一步迈出后,他们开始更频繁地接触中国机构和招聘机会,给会员讲解回到中国的各种情况。毕竟对于很多华尔街精英而言,在美国打拼多年,一下子要选择回到中国,也是一个“重大跨越”。
敢于实现这个跨越的人,在过去的12个月中与日俱增。陈迅勇说:“过去回国的人可能只是在美国学完了金融课程,并没有太多实际工作经验,但现在不同,想要回去,或者已经回去的,都是经理级以上的资深人士。”
其实,从去年开始,包括中国投资公司在内的中国公司在《华尔街日报》等海外媒体登出招聘广告,就开始令海外人士意识到国内金融机构大举进军海外,在海外网罗人才的决心和信心了。
在回流的人才中,50%的人选择到香港工作,另有50%的人回到中国内地。“根据我们协会的资料,来自内地的华尔街高管占到华尔街华人90%以上的比重,大家心里都有一种‘中国情结’。”陈迅勇说,对中国的感情使他们很快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