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虑犹存
“当然也会有些顾虑,比如说像我这样滴酒不沾的人,就怕回到大陆工作会没法适应各种交际应酬。” 林开庆告诉本报记者,有些担心自己能不能适应那样需要长袖善舞的工作环境。
此外,林开庆最大的顾虑还有他11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是不是能够适应纯中文教学环境。
“虽然他们每年暑假都会回到台湾补习中文,但是以他们现在的程度回去,没法一下子跟上课业。”因此,林开庆一直觉得再过些年,等孩子们大了,他才要考虑“叶落归根”了。“以前觉得退休以后要回洛杉矶,现在虽然觉得洛杉矶也不错,但那毕竟还不是自己的家啊。一定要回到大陆去,才有回家的感觉。”
林开庆的朋友从美国举家搬迁回大陆后,有去光大银行等银行工作的,大家普遍反映非常好,所以现在他也在考虑是不是等公司在上海拿到建立分公司的许可证后,他也能真正回到大陆去开拓事业。
“只有回到中国,才是开创事业的起点,在这里,做得再好,也是打一份工而已。”陈迅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中国和国际金融接轨这一步是迟早要跨出的,今天的这些变化就是最好的明证。”
大手笔揽才
仅12月1个月,就有上海、南京、北京等各地安排了到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波士顿等地的金融人才专场招聘活动。南京市市长还亲自挂帅来到纽约,足见中国对于华尔街人才的重视。开放的职位包括国际金融市场投资、金融经济研究、资产管理、风险控制、金融衍生品开发、行业风险分析和创新监管等等领域。
南京市的海外高层人才引进计划还包括到旧金山湾区引进电子科技类和生物技术类的人才。上海的人才引进团招聘单位则包括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浦东新区政府、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等各种公司机构。
陈迅勇还告诉记者:“我们华尔街人协会帮助建立的对话机制还使得很多华尔街高管和中国国内的金融机构有了除招聘面试之外的对话机会。有很多时候,职位是可以因人而设的。中国的金融市场要开放,要进行国际投资,各种丰富的金融衍生品就需要有国际视野的华尔街人一起参与。华裔高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回去以后薪水缩水是肯定的,因为这里的投资机构董事经理人都是几百万美元年薪,但是国内机构不可能开出这样的价码。不过钱根本就不是他们选择想要回去或者回国发展的原因。”陈迅勇说,“当然薪水方面的差距现在在缩小。”
林开庆也表示,当他听到大陆企业招聘人才开出四五百万年薪的消息时,也有些惊讶,这样的手笔和“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一样是大手笔。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华尔街的“候鸟”们曾经满世界飞来飞去寻找机会,嗅觉极其灵敏的他们,这一次选择向东飞,回到故乡的怀抱,并渴望真正干出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