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热”之忧
无独有偶,杭州地铁三个月前还发生过一次塌陷事故,灵隐寺附近地面突然塌陷,一辆路过的出租车陷落,车上一名女乘客送往医院不治身亡。而此次塌方,是中国地铁修筑史上的最大事故。这场事故导致杭州全城地铁全线停工。杭州始于1986年的地铁梦,经历了又一次波折。
经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显示,杭州地铁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为278公里,估算总投资上千亿元。平摊到每一个站,投资估计在两亿元。事实上,这个成本在专家眼里仍然偏低。
造地铁是亏本买卖,然而杭州的地铁兴建热潮,只是各大城市兴建快速轨道交通热情的缩影。2003年9月,国务院下发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通知,全国各个符合条件的城市都在积极申请筹备。只要城区人口达到300万人以上,GDP上千亿元,就可以申报地铁项目。
本月初,在一场和城市轨道交通有关的国际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报告,首次披露在建、报批以及筹建城轨的各大城市名单。名单显示,中国在未来将拥有40余座有轨道交通的城市。除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些老牌地铁城市,首批获批城市还包括天津、南京、武汉、西安、重庆、成都、哈尔滨、长春、沈阳、杭州、苏州。正在积极报批的城市包括:南宁、宁波、无锡、大连、东莞、昆明、郑州、长沙、福州、贵阳。
而据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透露,正在加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目前需要刺激内需的经济环境,使得城市建设轨道交通准入条件可能放宽。
按照这个建设进度,2015年之前,已经获批的15个城市就将建成1700公里地铁。虽然还没有中国城市拥有像巴黎一样发达的地下道路,但中国正在无可争议地跃居世界地铁大国。
就像飞奔的地铁,地铁施工项目也在城市扩张本能的推动下一路狂奔。然而在快速扩张的背后,安全隐患警钟长鸣。
2007年3月,北京地铁苏州桥段塌方,6名工人被埋。去年,塌方的还有深圳地铁和南京地铁。今年1月,广州地铁5号线涌水塌方,杭州塌方事故一周前,南京地铁一号线发生支架坍塌事故。
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地铁施工非常复杂,地下水管、电线像蛛网一样密集,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和施工困难对峙的,是施工方面临的种种现实考虑。比如为了中标,项目施工方往往会拉低价格,而为了节约成本,好多项目不得不外包出去。
对于种种弊病,王梦恕院士对记者直言,对地铁规划施工方案,必须认真研究,不能领导说了算,也要听专家意见,比如那些施工难度太大的区域,如果能尽量避开最好。虽然技术上可以做到,但有可能拉高成本,在综合效益上不一定最优。
担当重任的No.1
造地铁有风险,运行地铁还常常亏本,但毋庸置疑的是,几乎所有城市都欢迎地铁,地铁已经成为城市区位结构和功能的主导。快速轨道交通拉动的外部效应,正在为城市聚群创造最有利的客观条件。
就像很多城市的地铁一号线一样,湘湖站所在的一号线也是杭州最重要的地铁线。按照规划,它会在杭州火车东站与沪杭磁悬浮接驳。
这条去年3月开工的轨道线,共设有30个站点,平均1.5公里一个。它最北可延伸到下沙和临平,往南经过杭州火车东站及最繁华的市中心武林广场、杭州火车站,穿过钱塘江后,经滨江新中心,来到它的终点站———萧山湘湖。
受益于一号线带动区域价值的提升,临平、下沙、湘湖这三个新兴板块,在最近几年成为了楼盘建设和出让的热门区域。萧山区从过去的偏僻郊区,变成了杭州市的重要新城区,萧山的房价扶摇直上。而在事故发生的湘湖站对面,就有一个叫奥兰多小镇的新建小区,最新销售数据显示,奥兰多均价突破万元。
然而,没通车前,地铁带来的交通便捷和繁华人流仅仅是一个预期。记者在附近调查了解到,除了萧山本地市民和接受拆迁安置的农转非居民外,还有相当多的房屋空置。
于是,人们对地铁的期盼变得容易理解。可以预见的是,2010年一号线通车后,湘湖地区将成为萧山和繁华市区的交通中转站。市民可以从萧山郊区开车到湘湖站,地下泊车,然后乘坐地铁到中心城区,上班、或者购物。
而现在,湘湖站还仅仅是一个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奥兰多小镇和对面青山上的公墓遥遥相望,东厢社区街道对面,对峙着一排三层的农民房。这些房子整齐漂亮,但间距很窄,像广州典型的城中村。
地铁的修建,将意味着这些城中村的消失。东厢街道的入口处,一条条幅高挂:“积极推进拆迁工作,大力推进社区经济发展”。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为拆迁的价格讨价还价。而地铁的塌方,意味着一切将画个逗号。
无论地铁会给当地带来多大好处,这一切都和湘湖路段21位殉难的施工者们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