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边”营销很划算
其实,非奥运赞助商们的“擦边”营销效果也未必不好。近日,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TR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运动品牌中,37.4%的被调查者认为李宁是北京奥运赞助商,22.8%的人选择了阿迪达斯。正如著名广告人叶茂中所说: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谁赞助了奥运,只感觉谁赞助了奥运。
“在竞标奥运赞助商的最后阶段,出价10亿人民币的李宁败给了出价13亿的阿迪达斯。”国际品牌联盟中国区首席品牌官梁中国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输了竞标后,李宁公司CEO张志勇曾说:“与阿迪达斯和耐克比花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理解这句话,只需对比二者销售额:李宁去年销售额为43.49亿人民币,而阿迪达斯今年2季度销售额就达25.2亿欧元(约合272.2亿人民币)。
但李宁的迂回营销战术打得不错。2006年底,李宁与央视奥运频道达成协议,从2007年元旦至次年底,为所有栏目及赛事节目的主持人和出镜记者提供李宁服装、鞋及配件。不过今年6月以来,因为是非奥运赞助商,李宁服装已不得与奥运标志同台出现。
而其他品牌的奥运营销术也是五花八门:鸿星尔克赞助了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演员服装,并在反复研究后押宝中国女举48公斤级作为中国首金项目,陈燮霞摘取中国首金后,公司立即宣布启用其作为品牌代言人;而安踏广告歌——汪峰词曲并演唱的《我爱你中国》迅速与安踏品牌一起红遍大江南北;特步则买下了京沪奥运列车冠名权。(记者王晓洁 实习记者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