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在名片上的奥运
在一个惯常的新品发布会上,日本国誉株式会社中国区的CEO大田丰递上他的新名片,名片的右下角,醒目地印着北京奥运会的人型红色标志。“我们花了两年时间,非常辛苦地争取到了这个奥运办公空间赞助商的资格,但我们认为很值得,”大田笑得很由衷地告诉记者,没有花费到总部规定的上限1000万美元,他们成为惟一一家赞助奥运的日资企业,这对于他们在中国开展业务会非常有帮助。
“帮助当然不会立竿见影,但是能够提高信任感,也可以与中国企业拉近距离,”大田对于北京奥运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看得很清楚,这个在中国6年,一直主要做日本人生意的日本企业,希望北京奥运赞助商的身份是他们全力开拓中国市场的一个助力。
事实也是如此,整个奥运期间,大田都将在北京,对国誉产品的使用进行督导的同时,为产品找到更多好买家。像国誉这种B to B的企业,省去了很多营销推广的环节,赞助商资格更多的是在实际谈判中的应用。
在获得奥运赞助商资格的一年多时间里,大田和他的同事们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印在名片上的鲜红的标记带给他们的好处,尽管这个日本的百年老店在中国的名气还不是那么响,很多中国本土企业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牌子,许多中国企业还是因此对他们的实力深信不疑。
奥运营销术
而对于生产快速消费品的赞助商来说,在获得赞助商身份之后的品牌推广才是更重要的,远远不是将奥运标记印在员工名片上那么简单。据益索普(IPSOS)奥运赞助效果跟踪研究报告显示,青岛啤酒(0168)的奥运营销在促进产品销售方面有显著成效,被访者的购买意愿从54.1%提升到75.7%,增长21.6%,位居所有奥运赞助商之首。但是,青岛啤酒亦为此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活动。
青岛啤酒自2005年成为奥运会赞助商以后,“奥运营销”的战略即开始启动。三年间,青岛啤酒先后举行多项奥运活动。2006年,青岛啤酒与内地收视率最高的两个电视台:央视和湖南卫视做了青岛啤酒“我是冠军”全民活动;次年,青岛啤酒又联手央视推出“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推介的中国名城”活动;今年则在全国举办了多个奥运文化广场和啤酒节分会场,将奥运会期间边喝啤酒边看比赛的意图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