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品牌重生
在接受潮流网站FTD的采访中,派特斯说:“我对于FEIYUE的品牌推广非常谨慎,因为在过去20年赝品始终困扰着这个品牌,这对FEIYUE品牌的重生产生了不少困难。事实上就连欧美的一些功夫学校都一直在低价售卖FEIYUE的赝品。”
为保留FEIYUE的精髓——轻便、复古、个性之美,派特斯几乎没有改变鞋的外观,而生产线上也基本以手工为主。派特斯的助手尼古拉在上海住了5年,成为和中方沟通的代表,“我们要求生产厂将FEIYUE作为一个正规的外贸代工品牌来对待,不允许有半点的残次,把每双鞋的每个细节都检查清楚。”
“另外我们认为创新很重要。”派特斯的美国设计师认为“中国版飞跃”在款式上过于单一,“我想象不到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品牌居然一直只有一款样式。”与此形成对比的是Converse,其每个季度几乎都会推出新款鞋,以适应不同时期的市场需要。于是FEIYUE主动与Moto777和lLCP这些老牌厂家推出合作产品,其翻新速度异常之快。
发生在“飞跃”这个球鞋老牌身上的故事,其实只是许多“中国制造”在价值再开发过程中的缩影。一位美国华裔设计师Vivienne Tam逛过上海的红星劳防用品商店,当她看到那些延续了数十年的劳防装束时,不禁两眼放光,正如派特斯当年看见“飞跃”时的震撼情形。在老外的眼里,任何他们热衷的中国事物都背离本土审美,派特斯也说过:“把中国品牌带到欧洲重建,就像和欧洲人说长城一样,有很多的料可以去说去挖掘的。
你能相信这些吗?
当年的贵族球鞋
“这绝对是挑战Converse(匡威)在年轻人心目中的时尚主导地位,可以穿着这双鞋感受中国人民长征的感觉。”《ELLE》法国版在报道中这样写道。他们报道的就是飞跃球鞋,是那双在上世纪60到80年代,和“回力”与“双钱”在中国三分天下的球鞋。
飞跃球鞋诞生于1959年的上海,70、80年代初穿飞跃球鞋的就是贵族,每天把鞋擦得很白,一点泥都不沾,这种爱干净甚至被认为是“轻浮”。一个学生,如果在班里冲大家炫耀他有飞跃球鞋的鞋票会很快吸引女生的目光。据一位现在还在坚持穿飞跃球鞋的老人回忆:“一双鞋能穿两年,除了底儿有磨损,没有任何污渍和坏的痕迹。”
现在飞跃球鞋在上海正式售价是26元人民币一双,但显然低廉的价格并没有吸引更多的顾客,它只能在偏远的市场和马路地摊上销售。
直到2005年10月,它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古董大变身
“出生地:上海;状况:单身;星座:天蝎。”这是在法国飞跃球鞋的销售网站上对“飞跃”的介绍,这种更具人性的介绍来自一个法国人派特斯·巴斯坦。
巴斯坦是一位设计师、艺术家和品牌管理专家,同时也是个老资历的球鞋爱好者,他狂热地收集了各种球鞋,满满两大箱包括耐克、阿迪达斯等各种品牌的运动鞋收藏至今还保存在他父母和外祖母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