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宝洋工业区的天然气储备站只有百米,邻近的优势便利,使华泰集团成为晋江上百家陶瓷企业中首批用上天然气的企业之一。就在上周,华泰与晋江新奥燃气公司签订协议,待管道铺设完毕,华泰马上就可以用上这种环保型能源。
跟华泰集团一起成为首批享受新能源的,共有7家陶瓷企业。这是一场能源技改革命,在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高压下,建陶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面对的将是一场“生死劫”。寻找新型环保能源,通过技改减少污染,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已经是建陶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煤炭价飙升
今年初开始,煤炭的价格从每吨600余元,一路飙升到最近每吨超过1200元,足足翻了一番。在目前主要以煤炭为燃料的建筑陶瓷行业,这无疑将挤尽行业的利润。
以一家中等规模的陶瓷企业为例,每天的燃煤用量大概需要150吨。简单的算数就可以得出,从今年初到现在,企业每天光是耗在燃料上的成本,就需多开支9万元。一年下来,等于是数千万的利润空间被挤占。
“建陶行业的利润率本来就不高,燃料成本大涨,成为现在最沉重的负担。”南安协进建材总经理王家助如是说。而在2003、2004年时,建陶业的燃料刚从汽油、柴油改成煤炭,再由煤炭转化成水煤气,当时煤炭的价格每吨只要两三百元。这项燃料技改也一度令整个泉州陶瓷业疯狂。
一位行业内人士甚至担忧,煤炭价格目前还没有停止涨势,一旦每吨达到1500元,估计很多企业会撑不下去。
但实际上,建陶企业的危机感,并不仅仅来自于燃料价格的高涨。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下,国内最大的陶瓷产区佛山,去年就提出要对污染重、能耗高的陶瓷生产企业实行治理、搬迁和关闭的措施。三年内,将只保留为数不多的大品牌企业,被要求“关停迁”的企业多达数百家。佛山陶瓷企业面临的危机,在晋江、南安两个陶瓷产区同样存在。
由煤炭转化成水煤气,是目前建陶企业普遍的做法。但是,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粉尘,是极大的污染源。
就在上周二,泉州市环保局召开建陶行业污染治理工作现场会,重申对建陶企业污染的整治目标,要求通过各种技改方式,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因为在污染整治方面有出色表现,南安协进建材还作为代表介绍经验。泉州市环保局局长陈碧云表示:“省、市政府下达的目标,均要求今年年底前,晋江、南安两地建材陶瓷企业必须全部安装除尘脱硫设施。”
天然气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从目前来看,天然气的价格高于煤炭,但晋江一些陶瓷龙头企业仍然不惜花费巨资,开展煤改天然气技改项目。
“虽然投入很大,但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煤炭造成的污染问题,肯定达不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既然煤也这么贵了,晚改不如早改。”华泰集团董事长助理陈岚波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