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锐步公司是正式的鞋类供应商。但大多数人都误以为是耐克。
原来,耐克在奥林匹克城和奥林匹克公园旁设立了耐克体验中心,让人们免费体验运动快乐。另外,耐克还雇佣了很多大学生在场馆外向观众分发耐克的胸牌挂绳,便于观众携带门票。最终,观众被耐克的强大声势所震撼。据当时调查,70%的人都以为耐克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
屡次调查表明,在那些购买奥运资源的企业中,2/3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那些非奥运赞助商在奥运期间成功突围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企业购买奥运资源的热情。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的最低门槛6000万美元,而事实上,很多企业的出价要远远高于此。
如此大的代价,谁能出奇制胜,谁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普索调查:
中国银行消费者认知度提高最快
在专业调查公司益普索关于奥运赞助效果的跟踪调查中,可口可乐、中国移动、伊利、海尔和青岛啤酒(24.15,0.54,2.29%,吧)分别为被消费者认知程度最高的奥运赞助企业。与2007年7月的33%和2007年10月31.1%相比,可口可乐的提及率有了提高。在未经提示的情况下,仍然有33.8%的被访者明确判断出可口可乐的奥运赞助商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在近期的调查中进步显著,从之前的16.2%上升到近期的19.4%。“这个结果至少说明中行在奥运门票销售以及近期赞助的‘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等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益普索该项目的负责人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