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徐冰、刘宝森从青岛报道:
7月的青岛近海白帆点点,在奥帆赛训练基地海域,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正在这里训练,备战一个月后的奥帆赛。帆船出海时,旁边不时驶过一些渔船,忙碌着在附近海域打捞浒苔,为奥帆赛的举办做着最后的努力。
突如其来的“浒苔事件”一度让人们对奥帆赛能否顺利举行产生了疑虑,但青岛市全民动员,采取布设围栏、人工打捞等措施清理浒苔。青岛奥帆委主席助理袁之平说,奥帆赛竞赛水域内的浒苔将在7月15日前清理完毕。从目前情况来看,清理进展顺利,运动员的训练也能正常进行,奥帆赛将顺利举行。
正在训练的阿根廷470级帆船选手芒瑟古尔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参与清理海藻,相信中国能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们的训练一切正常,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期待着在8月奥帆赛上能够夺得奖牌。”
距离训练基地不远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在阳光下安详静卧。目前,这里的所有工程建设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场馆运行顺利并已通过北京奥组委的验收。
工作人员介绍说,奥帆赛、残奥帆赛所需场馆设施、竞赛场地与技术系统现已全面衔接,184条工作船艇、10万多件器材全部到位,国际、国内裁判员全部确认。按照奥运会、残奥会模式和标准,住宿、抵离、餐饮、交通、医疗卫生、物流等服务保障工作全部就绪。
根据青岛市对奥帆赛场及附近海域水质的监测,目前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海水水质一类标准,完全符合奥帆赛比赛要求。此外,这里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4%。
国际广播中心“穿”了新“外衣”(7月6日摄)。距离2008年奥运会开幕还有一个月时间,北京市正在对各个奥运会比赛场馆的周边环境进行最后的整治和美化。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