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福建模式”与其它电子商务平台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采用由福建省外经贸厅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联合建设的“政府资助、企业受益、建设外包”的共建模式,形成一个由政府、企业和运营商三位一体构成的联合高效工作机制;共享国家级平台的丰富资源,解决了重复建设问题;以世界一流的网络环境和自主知识产权的CA认证,解决了安全问题;提供全流程电子贸易服务,解决了功能应用问题;以统一标准实现区域平台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互联互通,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政府、企业和运营商的多赢。
有强大的平台建设方固然重要,但平台的良性运营还需要成熟的运营商提供有力的保障。国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资子公司及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项目的运营商,集成了进出口、外商投资、国际经济合作、内贸管理、政务信息服务等五大类近百项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并能为企业提供安全的在线申报、审批、备案、政策咨询与产业指导等服务。
全流程电子贸易服务为企业步入贸易信息化进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目前,以商务部为中心、以地方为分支,构建全国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的时机已成熟。它将极大地推进地方商贸电子商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工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电子商务应用服务体系,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企共推开启新思维如今,全球电子商务发展已经进入了“模式创新”的新阶段。韩国、新加坡政府一直采取统一规划、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信息化发展战略,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标准不一等问题,其发展相对顺利。而日本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曾经采取让企业和中介组织自行发展的策略,致使日本的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战,制约了其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本政府发现问题后,提出“电子日本”战略,进行统一规划,才使日本的信息化建设走上快速有效的发展轨道。
我国政府在1995~2001年间以国家公共通信网络为基础、以国家“金关”工程为代表、以外经贸管理服务为重要内容,建设了系列“金字工程”,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2003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进入企业实际应用阶段,虽然这一阶段的电子商务建设主体从政府转为企业,但仍需通过政府引导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健全服务功能,保障平台和数据的安全,解决“信息孤岛”,提高思想认识,快速推进电子商务的应用。
在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电子商务转型对很多企业来说是此前从未遇到的新挑战,需要开拓创造性的新思维,根据企业资源情况动态地改变策略。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本质上是对新技术、新平台、新流程的整合和优化,需要政府、企业共同推进。政府也应发挥牵头作用,利用电子商务整合网络资源,加快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建成电子商务CA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货物保险体系、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及电子商务配套服务系统,为区域内企业及社会各领域开发各种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撑创造条件,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电子商务,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8年,以“政府资助、企业受益、建设外包”模式为主导的国内首个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的开通,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电子商务跨越式的进步。该平台作为目前国内首个区域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为政府推动地方信息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对国内其他地区的电子商务应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已经作为商务部的成功案例在全国推广。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计划用3年的时间将这个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普及到全国主要省市区。目前,已经开始与辽宁、重庆、广西、陕西、黑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省市逐步开展各自区域有针对性的合作。
电子商务的变革是一场持久战,“福建模式”在开创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新思维的同时,也许正在创造一种可能:以区域平台模式引领电子商务在全国范围的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