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成本压力:“鞋业冬天”已经到来
记者:您如何看待今年来众多沿海鞋企关门、转行的现象?
王振滔:我今年尤其深刻的感受是,中国鞋业“真正的冬天”已经来了。
首先从外贸角度来讲,美元贬值,汇率差距比较大。其次是退税这块,去年13%,今年11%,一年时间之内降两个百分点,如果是2007年订货的话,这些企业的利润显然就变得非常低,另外一些企业就越来越难做。
第三个方面确实跟《劳动法》有一定关系。上周专门和劳动部的一个司长专门交流了下,鞋企毕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无论怎样,从企业角度而言,压力确实比较大。不过,我首先认为《劳动法》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是好的,只是可能时机上不太合适。对于我们来讲,《劳动法》要么早一点推出,要么在再晚一点推出都比现在推出要好。
《劳动法》一出来,从员工角度上讲,有些认为这是个机会,因此很多人选择离开。如果是2002年,加工也好,离开也好,都没有工资。但现在员工可以向你索求赔款,据说有些企业赔款达到13万之多。对企业来讲,尤其是中小企业这种影响很大。
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很多企业包括温州企业的日子很难过,都有这部分原因。
记者:这样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国内鞋业整合趋势在加剧,那奥康在此方面的动作和计划有哪些?
王振滔:目前,奥康在做的事情是,希望把万利威德的优势与奥康的运营整合结合起来,一是万利威德在意大利的品牌美誉度很高;二是万利威德是在意大利定位高端的老年品牌鞋。奥康将利用这两点资源,对万利威德进行和Kappa类似的包装整合定位,结合中国的市场来作推广。
发力商场渠道:百丽可能更担心我们
记者:日前百丽正式完成对美丽宝的收购,加之此前百丽收购森达等一系列频频发力男鞋业务的动作来看,是否给奥康带来了压力?
王振滔:坦白来讲,压力确实很大。不过,从产业自身定位来讲,百丽偏女鞋,90%为女鞋,而奥康偏男鞋,65%以上为男鞋,这是第一块不同;第二块不同是竞争渠道不同,百丽85%以上进商场,奥康85%以上为专卖店,因此,这对百丽、奥康双方而言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至于在今后市场竞争中,“红烧肉我们也很想吃点”,以后奥康的渠道拓展会加强商场渠道的扩展,包括去年我们很多都是往商场走,像南昌百货大的百货商场都是我们要谋求的渠道。商场渠道是目前奥康着力布局的比较大的方向,我们也会去并购一些品牌进入商场,包括大家已经看到的与万利威德之间的合作。当然从市场竞争角度而言,和百丽还是有些竞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