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化国内市场是基础
记:奥运年已经到来,众多人士预言今年体育用品市场将迎来一个“井喷”,您认为这时该如何处理国内市场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
吴:在整体营销思想上,我们始终以“思考全球化,营销本土化”思想为指导,在此思想下制定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和策略。在品牌国际化与中国本土市场营销关系处理上,要切实认识到品牌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内市场的稳固乃是国际化的基础,应该在立足中国市场的基础上实施品牌国际化,处理好内销产品品牌塑造与出口产品品牌推广的关系,先稳定国内市场,使企业获得良好的资金回报,从而为实施品牌国际化提供财力支撑。当然,企业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一支懂得和擅长国际化品牌经营的队伍。
关于营销光靠明星带动不够
记:泉州体育用品品牌营销路线不太一致,有的偏好“娱乐明星代言”,有的自我定位“专业体育”,您怎样看待?
吴:娱乐明星代言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我们采取这种模式,从陈小春到张拉娜等的合作,对我们品牌的发展起到提速的作用。不过,娱乐明星代言只是品牌起步阶段一个很好的手段,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靠明星带动是不够的,尤其是体育用品装备。仅仅有代言的明星,无法形成企业自己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我们投资女子网球赛事,就是走专业化道路的一个战略考虑。
记:与单纯的体育赞助不同,你们首度创新“赞助+投资”的赛事营销模式,用意何在?
吴:“赞助+投资”的模式,可以说将企业、赛事、消费者三方整合起来,形成信息传递的有机环,使企业与赛事运动互动合作,规避风险,放大收益,达到双方融合与消费者产生交流的效果。因此,探索符合自身态势的营销模式,能使本土体育运动装备厂商在起步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赶上甚至超越国际品牌。
关于人才帮员工规划职业生涯
记:泉州民营企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您如何看待?
吴:同样的资源,同样的人才,在不同的企业会迸发出不一样的力量。企业应该把员工放在重要位置上,并建立良好的管理和执行制度。目前,泉州民营企业在改善员工的物质生活条件方面日益重视,着力为员工塑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另外,我认为企业家应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工作氛围,团结公司管理层,通过制度建设帮员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给予他们提升和发展的空间。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是可以从该改变企业环境着手。
C 人物·印象 谦虚与专注
印象中,“海归”应是和我们有些距离,就像网上有人评论的“太把自己当回事”。但采访中接触到的吴荣照,离想像的和从照片上感觉的,都大不一样,从他身上,没有透露出丝毫的“傲”。
牛仔裤、衬衫、毛衣、眼镜,略显清瘦的身材,瘦削的脸颊。他这样的打扮和外貌,倒更像是冬季校园里行色匆匆赶往图书馆的大学生。
他不仅没有想像中的咄咄逼人,相反,我发现他甚至有些腼腆,很专注,不喜欢被打扰。交谈当中,他总是很谦虚地倾听着与他所学专业不同的新鲜资讯。也许,正是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坚韧的耐性,使他目光更加敏锐,视野更为宽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嗅出商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交流一开始就不知不觉集中在他的教育背景上。他显然不是向往外国生活的那类人,在他的人生规划中,“到哪学习”、“学习什么”都不自觉地与家族的企业发展紧密联系。他在福州大学学习经济、法律知识,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对家族的企业有所帮助;远赴澳大利亚留学亦然。
他始终感觉身上有这样一份责任——传承并发扬家族的光荣与梦想。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青春更加宝贵的财富,没有比年轻更加蓬勃的力量。他20多岁留学,如今还不到而立之年;他在国外期间,进超市当过收银员,也为长期吃比萨而至今后怕不已;他在回国后也有过挫折,做过很多尝试。但不管怎样,自信始终挂在他脸上。
采访中提及海外留学生活,他坦言很辛苦,同时不自觉地露出笑容。看得出来,求学归来之后,求学的经历和生活的磨砺,已然使他变得更为坚强和刚毅。他,也在享受着这种蜕变。
他还在努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帮助家族的企业实现梦想。他一时还没有办法同那些已取得巨大成就的企业家相比,因为对方往往拥有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阅历,可他作为新生代的代表,拥有国际化眼光,熟悉资本运作的奥妙,引领本土鞋企风气的之先,成功前往新加坡上市。
由谦虚和专注而锤炼的素养,正使他持续地带给家族的企业予力量,有力地助推着企业往百年品牌的方向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