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早有预谋?
曾经看似一团和气的双星集团似乎早已涌动着暗流。2007年末,双星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青岛双星(000599)宣布,将旗下的鞋业资产转让给这家实际掌控在双星集团的高层,以及汪海手中的民营公司。在刘树利、韩俊芝的眼中,这成了汪海欲一步一步打造自己个人的鞋业王国的“铁证”。
双星集团也指责成都双星和济南双星“早有二心”。双星集团总裁秘书朱宁告诉记者,成都双星在经营双星品牌的同时,背着集团抢注了和集团DBSD名称相同、图案相似的dbsd商标,生产经营自己的品牌。在济南双星刚刚改制后不久,韩俊芝就以个人名义于2004年7月23日,在第25类鞋、服装等商品上,背着集团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安邦捷德”商标,并背着集团私自生产经营了超出集团商标许可范围的鞋油、牙膏、牙刷等生活日化用品。
双星名人控股为隐形MBO?
让汪海方面不忿的是,双星集团给了西南双星极为优惠的条件,根据双方之间签订的商标许可合同,成都双星不仅能够在西南地区销售双星产品,还可以自行生产销售带有“双星”、“DBSD”等商标的服装和部分鞋类产品。
而汪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南双星还千方百计打压集团的产品,销售自己生产的商品,导致集团的产品很难进入西南市场。
西南方面的意见认为,汪海看中的就是西南双星的渠道资源,欲将其并入双星名人。更有分析认为,双星名人控股渠道,实质就是汪海的隐形MBO。在记者采访的不少人中,有相当多的人表示:“从双星鞋类资产被剥离,就能看出汪海的想法,这次的事情,更牵涉到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据悉,目前青岛国资委已召集当事双方进行协商。
记者据此向汪海求证时,汪海哈哈大笑,摇头否认。
对话汪海
NBD:“很多人都认为,您把‘W’型的商标突出,是为了弱化国有的双星图标,涉嫌造成国有无形资产的损失?”
汪海:“‘W’型商标,走的是高端路线,一些比较高级的产品采用。原来的两颗星的双星商标,走的是低端路线,这只是我们集团在这两个商标上具体分工不同而已。”
NBD:“但毕竟您现在是双星名人的大股东......”汪海:(还没等记者说完,汪海就补充道)“我不是双星名人的控股股东,双星名人没有人绝对控股,里面还有国有股和工会股,双星名人不是我一个人的。”
NBD:“不过您现在作为双星名人大股东,却用这家民营企业去控股渠道?”
汪海:(汪海再次打断了记者的话)“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说着,汪海连连摆手,表示自己时间有限,不能再接受记者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