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汪海整编双星雷声大雨点小

汪海整编双星雷声大雨点小

作者:     转贴自: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数:1433


  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南双星控股权之争不排除和解的可能。

  “如果成都双星还愿意坐下来谈品牌代理的问题,我随时都欢迎。”在青岛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双星集团总裁汪海已有偃旗息鼓之意。汪海承认,“西南王”刘树利是他最赏识亦是最有能力的人,“他做市场的确厉害,当然集团也给了西南双星最好的政策。”

    “不管怎么说,双星集团和西南双星都是内部纠纷,是‘老子’与‘儿子’间的矛盾。”西南双星相关负责人也如此表示,我们始终对双星和汪海的感情都不会改变。只要汪海愿意,我们随时可以谈。

    种种迹象表明,刚刚经历了一场“地震”的双星内讧,很可能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低调收场。

    “新平台正在建立,目前已经有不少经销商从我们这里拿货。”昨天,成都双星名人公司表示,在双星集团的支持下,一些断货的专卖店已经得到了补充,新货也将陆续上柜。此前人心惶惶的经销商,眼下正在平息。

    “我们有足够的应对措施,近期将召开全川经销商大会。”西南双星高层表示,他们对做好西南双星有足够的信心。据记者了解,这种信心源于整个西南双星的核心代理商,大多都是旗下股东。如果双星集团取消西南双星代理权,众多代理商也会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更加坚定地抱成团“拼死一搏”。

    而成都经销商陈先生的想法则实际得多。“控股不控股是上面的纷争,下面的经销商最看重的是能否赚钱。”对于“名人”主打高端的说法,陈先生表示了担忧,“我只想卖双星。高端市场都是耐克、阿迪、李宁的,名人再进去难度太大。”

    另据了解,在双星内讧的同时,双星位于成都大邑的生产基地也在前几天遭到了不明身份者的冲击。目前部分肇事者已被控制,当地警方也已经介入调查。据悉,双星大邑生产基地除了生产双星服装外,还由双星名人租用部分工厂生产硫化鞋,主要供应西南片区市场

  双星之争是老子和儿子的历史遗留问题

  “双星之争”的双方分别是68岁的中国鞋王、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西南双星销售平台高管刘树利及韩俊芝。

    汪海始终认为这次的事件是刘树利、韩俊芝背叛了自己。当时的汪海和刘树利,甚至以“父子”相称。之所以会遭到“背叛”,源于双方在商标权、渠道控制权上近乎不可调和的矛盾。

     商标权成生死线

     首先遭到西南双星质疑的,是汪海这些年逐渐用俗称的 “小鸟型”、即汪海个人姓名拼音首字母“W”型商标逐渐代替了两颗星图案的双星商标。

    “这是为了凸显自己的影响力,弱化原来的国有商标“双星图,让国有的双星打上他浓厚的个人色彩”,此前,刘树利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表达过这样的意思。

    记者从双星集团拿到的文件显示,青岛双星集团于2002年2月注册了“双星名人”,2003年,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了该商标,至今,“双星名人”四字商标的所有权仍在双星集团。

    2007年3月,商标被转让给青岛双星名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后,汪海任总裁的双星集团花了200多万,从他自己任大股东的双星名人买回了商标的使用权。

    而根据记者拿到的一份有效期从2007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为止的授权书中声明,成都双星可以使用“DBSD”商标,并允许生产、经营服装、小商品、体育用品系列产品。西南双星据此认为,双星集团无权单方面终止授权。而双星集团则表示,西南双星背着集团,注册生产自己的品牌,早已违反了规定和协议,因此收回授权合情合理。显然,能否继续获得双星商标的使用权,几乎已经成为了西南双星的生死线。

[NextPage]

 

  是谁早有预谋?

    曾经看似一团和气的双星集团似乎早已涌动着暗流。2007年末,双星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青岛双星(000599)宣布,将旗下的鞋业资产转让给这家实际掌控在双星集团的高层,以及汪海手中的民营公司。在刘树利、韩俊芝的眼中,这成了汪海欲一步一步打造自己个人的鞋业王国的“铁证”。

    双星集团也指责成都双星和济南双星“早有二心”。双星集团总裁秘书朱宁告诉记者,成都双星在经营双星品牌的同时,背着集团抢注了和集团DBSD名称相同、图案相似的dbsd商标,生产经营自己的品牌。在济南双星刚刚改制后不久,韩俊芝就以个人名义于2004年7月23日,在第25类鞋、服装等商品上,背着集团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安邦捷德”商标,并背着集团私自生产经营了超出集团商标许可范围的鞋油、牙膏、牙刷等生活日化用品。

  双星名人控股为隐形MBO?

    让汪海方面不忿的是,双星集团给了西南双星极为优惠的条件,根据双方之间签订的商标许可合同,成都双星不仅能够在西南地区销售双星产品,还可以自行生产销售带有“双星”、“DBSD”等商标的服装和部分鞋类产品。

    而汪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南双星还千方百计打压集团的产品,销售自己生产的商品,导致集团的产品很难进入西南市场。

    西南方面的意见认为,汪海看中的就是西南双星的渠道资源,欲将其并入双星名人。更有分析认为,双星名人控股渠道,实质就是汪海的隐形MBO。在记者采访的不少人中,有相当多的人表示:“从双星鞋类资产被剥离,就能看出汪海的想法,这次的事情,更牵涉到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据悉,目前青岛国资委已召集当事双方进行协商。

    记者据此向汪海求证时,汪海哈哈大笑,摇头否认。

    对话汪海

    NBD:“很多人都认为,您把‘W’型的商标突出,是为了弱化国有的双星图标,涉嫌造成国有无形资产的损失?”

    汪海:“‘W’型商标,走的是高端路线,一些比较高级的产品采用。原来的两颗星的双星商标,走的是低端路线,这只是我们集团在这两个商标上具体分工不同而已。”

    NBD:“但毕竟您现在是双星名人的大股东......”汪海:(还没等记者说完,汪海就补充道)“我不是双星名人的控股股东,双星名人没有人绝对控股,里面还有国有股和工会股,双星名人不是我一个人的。”

    NBD:“不过您现在作为双星名人大股东,却用这家民营企业去控股渠道?”

    汪海:(汪海再次打断了记者的话)“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说着,汪海连连摆手,表示自己时间有限,不能再接受记者的采访。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78

中国品牌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