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理财品“不赚钱”
2006年~2007年,各家银行推出了很多款境外理财产品,其中以美元和港币居多。
殊不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远远超过了境外投资的收益。不足两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4.25%。也就是说,如果客户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投资银行的境外理财产品,按照当时的普遍收益率,即便是能够连续持有两年,其累计收益率也就在10%左右,加上美元贬值,客户非但不能赚钱,相当于还亏损了约30%。
人民币升值背后的利益博弈
然而,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哪些人在欢呼雀跃,哪些人在独自悲伤?人民币升值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博弈?
博弈一
国外投行机构获利中资行叫苦不迭
接连抛出人民币应该大幅升值的不但有美国、欧盟等等,据了解,大多数国外投行都争相呼应人民币升值。事实上,他们背后的利益诉求才是真正目的。“很明显,这些公司从人民币升值中得到了利益,而且得到的还不少。”国内经济学专家赵晓对此指出,外国投行或者机构如果投资中国战略股,那么他们在中国兑换人民币的时候,将真切地感受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银行却叫苦连天。由于人民币升值而带来海外投资的损失,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吞”。
博弈二
美试图占领中国市场
来自中国海关的消息,2月份我国对美的贸易顺差增速已经降到了0.4%。带来的变化是,欧盟取代了美国,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第一,而美国则排到了第二。
随之而来的就是美国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加大,美国试图增加出口来赚取更多的钱,以带动经济的增长和解决就业等问题。但是,事情往往并非如此简单。“试图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寻求开放的金融市场才是他们的真正愿望”,财经评论员叶檀指出。
赵晓的观点与之不谋而合,“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金融规则和金融市场体系才能在中国市场上得以释放”他说。
更为直观的说法是,目前中国的汇率政策,影响了他们与中国经济更多的融合。
事实上,真正的公开市场并不存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财长保尔森中国行,已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至少,人民币没有在这个期间加速升值,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期。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