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大众热点 >> [专题]焦点新闻

珠三角“腾笼换鸟”正逢“拐点”


[  晋江经济报    更新时间:2008/3/31  ]    ★★★

 

  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曾在交流中告诉他们,深圳无法满足土地要求而将生产基地外迁,但可将研发、销售、结算等部门放在深圳,将深圳变成公司总部。田军说,实现的可能性很大。他说:“生产基地不可能迁回深圳,但可以成为独立法人。研发不能完全与生产分离,但可以把产品中的十来个高科技部分迁回深圳,在关外生产。”

  在深圳的港资企业中,华谊的搬迁过程有着很大的代表性。

  东莞

  篇

  作为珠三角的另一个制造业重镇,东莞要面对的是台商企业的搬迁转移。在种种生产要素不断变化,同时东莞自身提出“双转型”的背景下,台商们真的要舍弃东莞吗?

  “此前有媒体称东莞台企已经有500多家搬离东莞,这个数据我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东莞市台商协会赵秘书长笑着说。就台商协会掌握的情况,今年年初到现在,东莞市32个镇区只有61家台企外迁或者停止生产。

  “而2007年的情况也没有媒体说的那么严重。东莞市外经贸局给我们(台商协会)的数据是,2007年在东莞市结束营业,包括自动停产或者外迁的台企只有220多家,但是新进的台商企业却有25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达11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外迁企业的几倍。”赵说。

  “我们企业是做工厂的,说外迁就外迁?没那么简单的事情,又不是皮包公司。”赵秘书长对于传闻的大量台企外迁仍持谨慎态度。“要有时间建新的工厂,要搬设备,要解决在东莞遗留的问题,最早也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但是赵秘书长也没有否认,确实有一些东莞的大型台企曾组团去印度、越南和柬埔寨进行考察,也去了国内的一些城市。“企业会对这些国家和内地城市进行综合评估,东莞现在提出的‘双转型’,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内地城市,也许几年之后也会出现,这都是我们要考虑到的。”他说。

  “企业的经营是要分短、中、长期来考虑的,东莞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政策也很明朗,这些都是东莞的优势。”在赵看来,简单出走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中国有着13亿的内销市场,这也是东莞台商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具备一定实力的台资企业正在转型自创品牌,主攻内销市场。

  如何扶助东莞台企留在东莞升级已被东莞政府纳入重要议程。近日东莞市政府专门与东莞台商协会合作,成立了一个“推动台资升级转型功能委员会”,帮助推动台资企业的升级转型。同时,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也在陆续推出中。据赵秘书长透露,目前东莞市政府正在与有关部门协商,准备在东莞建立一个“保税区”,或者采取先销后税的方式,扩大出口和内需。

  产业升级

  像爬台阶更像跨陷阱

  “30年的超高速发展让珠三角成了‘排头兵’,最先享受成果,也往往最先遇到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卫平刚刚完成了与省发改委合作的联合调研。“我们为什么要把产业升级作为一个‘问题’来进行专门研究?是因为珠三角产业发展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拐点’性的变化,需要进行‘方向性’的转换。”

  朱卫平认为,珠三角的搬迁现象都属经济转型的必然成本。“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高消耗成本数量扩张模式,这一模式是基于比较优势形成的,它以资源供给相对充足和需求市场不断扩大为前提和基础,一旦这两个条件发生变化,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发展模式就难以为继。”

  在他看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发展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以浦东开发为标志的长江三角洲的崛起形成了两大区域“并驾齐驱”的竞争局面,市场需求由此前供不应求的“短缺”态势转变为供过于求的“过剩”态势,产业发展的资源供给也开始由“无限供给”逐步转变为“有限供给”。

  “但是,全面的、大幅度的‘拐点’性环境变化主要发生于近两三年,这种变化集中表现资源和市场两大壁垒,像两面高墙一样挡住了珠江三角洲现有产业发展模式的去路。”他表示,“无疑,珠三角的经济转型要依靠产业升级。但产业升级就像爬台阶,更像跨陷阱,能够跨越就不断前进,一旦落入陷阱前进的进程就会中断。前者如韩国,后者则如南美的巴西、秘鲁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等国都陷入了长期徘徊的尴尬境地。”

  “升级”远比“转移”重要

  朱卫平认为,“升级”远比“转移”重要:“花力气留下要离开的企业,还不如花力气培养新的能替代的企业。”他表示:“这个过程要允许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要给经济转型足够的时间。”他认为,这好比汽车开在直路上可以有70公里的时速,但是到了拐弯时就得忍受60公里甚至更慢的时速。   

  朱卫平为珠三角的产业升级提供了三种可行模式:1.“链条升级”模式——由贴牌生产转为自主品牌;由产品制造发展为设备制造;从辅助零部件制造发展为关键零部件制造。该模式适用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乎所有产业,尤其适用于处于价值链低端加工组装环境的电子信息产业。

  2.“腾笼换鸟”模式——将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逐步转移出去,将有限的空间用来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纵观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历程,都是不断“腾笼换鸟”的过程。该模式适用于包括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等在内的传统产业。

  3.“资源替代”模式——以资本替代劳动,通过引进自动化程度更高、劳动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来部分替代劳动,特别是低技术含量的手工或半手工劳动。该模式适用于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107

中国品牌总网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老牌服装歇业,重绘“小店地图”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意大利多家奶酪英含量超标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