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偏热的担忧有所缓解
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判断宏观经济偏热的企业家比例结束了2007年以来持续冲高的走势,降至21.46%,比上季回落了5.01个百分点,显示随着近几年特别是2007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企业家对于当前经济增长由高速扩张期进入调整期已经基本形成共识。调查同时显示,企业家们对于未来宏观经济偏热的感受也同步下调,有19.6%的企业家认为下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将继续偏热,比上季下降了2.58个百分点。
二、各项价格景气指数依然维持高位,企业家的价格上涨预期继续增强
一季度,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加速上涨影响,被调查企业生产资料综合价格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分别为45.35%、45.06%和6.72%,与上季度基本持平,继续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
实际物价水平的持续高企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家对未来价格的上涨预期。下季度生产资料综合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预期指数分别为41.06%和41.77%,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分别为2004年首季以来的次高值和最高值。产品销售价格预期指数攀升至12.02%,较上季度大幅提高4.04个百分点,达到200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同时,据企业反映,随着最低工资保障提高,新《劳动法》实施等一系列政策累积效应的逐步显现,劳动力价格长期偏低的局面将会有所改变,劳动力成本趋升可能进一步加大未来价格水平上行压力。
三、企业支付能力继续下降,预期支付能力短期内不会明显改善
一季度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支付能力景气指数为26.32%,在上季度大幅回落5.21个百分点后,再次下探1.29个百分点。
主要原因为:一是受从紧货币政策累积效应影响,企业资金需求受到约束。一季度企业家对于借款利率水平及银行贷款掌握的满意度指数分别为-37.34%和-26.9%,分别跌至历史次低水平和最低水平。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占用流动资金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纷纷加大原材料储备,一季度原材料储备水平景气度指数为-5.01%,比上季度上升了2个百分点。基于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不会放松、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仍大的判断,企业家们认为企业支付能力短期内难以明显提高,企业支付能力预期指数为26.47%,分别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回落了0.43和1.89个百分点。
四、企业盈利能力继续减弱,带动企业投资意愿有所回落
问卷调查显示,企业盈利能力指数自2007年第二季度升至本轮利润增长周期的高点后,开始呈现逐季回落态势,至今年一季度累计回落了13.41个百分点,跌至8.01%。受近期煤价、油价及原材料价格加速上扬影响,整体工业企业利润更加趋于向上游行业集中,而由于江苏省工业企业基本上处于中下游产业链,大多数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从一季度问卷调查来看,企业盈利能力景气指数比上季下降的行业为19个,下降面达70.37%。
企业盈利能力趋于下降,一方面减少了企业投资的自有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减弱了企业的投资意愿,加上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信贷投放对企业投资的支撑作用减弱,导致当期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回落较多。从一季度问卷调查来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4.72%,分别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回落了5.72和1.93个百分点,下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指数为3.58%,与上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下降1.15个百分点。
五、出口定单、国内订货景气度双双回落,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降幅更为显著
一季度,出口定单指数在经历了上季度的小幅反弹后,本季明显回落了7.87个百分点至3.15%,国内订货指数为6.87%,比上季度下降了4.86个百分点。调查显示,一季度产品市场需求状况景气度为16.17%,比上季度下降了4.86个百分点,降至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调查同时显示,至本季度国内订货景气度已经连续3个季度高于出口定单景气度。这主要是因为受出口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影响,江苏省企业出口减缓趋势有所增强,特别是纺织、服装、塑料、橡胶等主要依靠价格型竞争手段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空间遭受侵蚀较为严重,企业出口积极性明显减弱,导致这些行业出口降幅更为显著。
【综合分析】
经济偏热担忧缓解 贷款需求全面回升
由于前期雪灾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占用增加,本季度贷款需求景气指数达76.61%,比上季度提高4.04个百分点,为2004年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
一、企业家、银行家对货币政策偏紧感受增强,对货币政策效果认同度较高,经济形势偏热担忧减弱
一季度,高达66.94%的银行家认为当前货币政策“偏紧”,分别比上季和去年同期大幅提高15.33和50个百分点,为2004年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28.18%的企业家认为当前银行贷款发放“偏严”,分别比上季和去年同期提高0.57和11.64个百分点,仅次于200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感受水平。
就货币政策效果而言,83.37%的银行家认为人民银行引导信贷投向的政策“有效果”或“有一定效果”,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随着宏观调控效应的逐步显现,各经济主体对当前江苏经济增长由高速扩张期进入结构调整期已基本达成共识,企业家、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结束了2007年第一季度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分别降至15.45%、76.61%,同比下降8.58和6.32个百分点。
二、企业家、银行家和居民的价格上涨预期维持高位运行
当前,各经济主体通胀预期维持高位运行,主要表现为:
1、企业家产品销售价格预期指数本季度攀升至12.02%,较上季提高4.04个百分点,达到200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2、银行家消费品价格预期指数高达86.29%,居于历史高位水平。
3、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在上季达到66.77%的历史最高位后,本季度回落18.48个百分点,跌至48.29%,但仍有55.54%的居民预计物价进一步上涨,高于去年同期6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三、居民股票基金投资意愿下降,储蓄意愿明显增强
2007年第三季度后,随着股市波动加剧,居民股票和基金投资意愿持续下降。城镇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季度选择购买股票或基金的居民占比较2007年第三季度累计下降12.7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选择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则较2007年第三季度累计提高6.96个百分点。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银行机构储蓄存款来源景气指数结束了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持续下降态势,本季度升至47.57%,较上季度大幅提升81.45个百分点。
四、企业支付能力下降,存货资金占用增加,推动贷款需求景气维持高位运行
银行家问卷结果显示,本季度贷款需求景气指数达76.61%,比上季度提高4.04个百分点,是2004年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从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看,主要原因有:一是因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空间、前期雪灾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本季度企业盈利能力指数比上季度下降9.01个百分点,直接导致企业支付能力指数比上季下降1.29个百分点;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今年第一季度原材料储备水平景气度指数为-5.01%,比上季度上升了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