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来临 中国股市亟需“三公”
在股市处于较大调整的时期,特别要注意保护市场的公正、公平和公开,以及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
如同新年雪灾突袭一样,近期中国股市也遭遇了“暴风雪”。如何认识和判断当前证券市场投资者出现的普遍性亏损,正在成为市场的焦点话题。
切忌竭泽而渔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股市面临两大特别值得关注之忧:其一,大量的非流通股获得了流通权,一部分会涌入市场套现。其二,来自上市公司提出的再融资要求。今年开市到现在仅一个多月,已有27家公司提出再融资,总额近3000亿元。而中国平安(601318行情,股吧)再融资1600亿元的要求,使市场更为担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证券专家李志林分析说:“上市公司如果确实具有能带来高额投资回报的好项目,需要资金支持且额度合适,也无可厚非。但目前的问题是,许多上市公司尤其是大公司,依靠自己特殊背景,‘圈钱’味道越来越浓,完全不顾市场的承受能力和健康。”
“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平安的巨额融资案,之所以遭到到绝大多数投资者和投资机构的一致反对,是因为它确实存在太多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之处。”李志林分析指出,首先该方案违反了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对投资人的信心构成了彻底打击。
“中国资本市场绝不能再犯竭泽而渔的旧错。”德邦证券总裁余云辉说,“2007年度中国证券市场总的融资金额超过了8700亿元人民币,但是95%以上的资金给了融资规模超过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这是一个极度畸形的融资结构。”
面临“三公”问题
和讯证券首席分析师文国庆做过一个十分深刻的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如果不努力建立公正、公平和公开的机制,就很容易变成强势群体侵占社会财富的场所,尤其是在中国股市制度仍然不够完善的背景下,这样的局面更有可能出现。”
所以,他认为,如果全国人大及政府有关部门不尽快制订和建立维护市场公正的法规及监督机制,那么中国股市就有可能助长金融领域的贫富差距。比如类似中国平安这种不顾市场承受力的再融资,特权机构的打新股以及助推投机的权证创设等等,会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和谐发展。
具体而言,专家指出,在股市目前已跌破支撑线的虚弱状态下,如果管理层再放松警惕,容忍恶意圈钱的事件不断发生,中国股市的危局将再度重现。(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张韬 柯鹏 卢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