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奥康携手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世界休闲鞋类排名第四的GEOX公司。双方约定共享销售网络资源,GEOX在中国的市场推广由奥康全权负责,GEOX销往亚洲和欧美市场的产品和辅助设计由奥康负责。而能够获准进入国际一流品牌在全球55个国家的50000个销售网络。
2004年,奥康启动占地约76亩的湖北黄冈商业步行街工程,总投资约1.6亿人民币。
2005年10月,奥康国际品牌产业园开业,意大利最大制鞋企业GEOX公司将该园确定为其亚洲生产基地,并接纳奥康为全球惟一的合作伙伴。这个产业园占地111亩,耗资1.5亿元,拥有国际一流生产流水线10条,目前产能达800万双。
2007年5月18日,中国西部鞋都二期工程项目启动。除了32家企业入驻外,重庆奥康大厦、精品展销中心、标准厂房等总计1000余亩、70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也同时开工建设。鞋都二期工程预计1年后投入运营,届时整个“西部鞋都”将拥有100家制鞋企业和1000家鞋材配套经营厂商,年产皮鞋近1亿双,产值逾100亿元,实现劳动就业约5万人。
至此,奥康“大生产”布局基本完成:温州总部生产基地——主攻内销产品生产;西部鞋都奥康生产基地——主攻中低档产品生产,为世界零售巨头代工;国际品牌产业园——主攻高档产品,成为国际品牌的OEM、意大利GEOX呼吸鞋主要生产基地。整个体系呈现出金字塔式的战略布局,形成一个有层次的鞋业大生产体系。为即将进行生产本土化的国际品牌“打工”作好了准备。
上述布局的真正意义,在于逐步实现产业内、产业链和产业间升级的方向迈进。一个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不仅仅是一个产业规模的概念,更是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性、构成完整产业链的各种综合要素的集聚。而奥康一直是按产业升级的思路进行操作的。
据透露,如果其产能全部释放,每年可生产2000万双以上的皮鞋产品。
奥运营销“三级跳”
王振滔要完成在市场产业链的布局,尚需对销售渠道进行有效激活。
2007年6月22日,奥康上海旗舰店入驻上海国际鞋城,营业面积近2000平方米。奥康旗下奥康男女皮鞋、康龙休闲鞋、美丽佳人女鞋、红火鸟皮鞋等品牌皮鞋悉数亮相。截至目前,奥康已在上海开设专卖店近100家,并与上海百联集团签署战略联盟,计划年底前进驻该集团旗下20家商场。
“我们将它跟集团ERP系统网络结合了起来,奥康一夜之间在全国就有了3000家专卖店。”王振滔认为,利用网络的力量,奥康将实现“零库存”、“(与消费者)零距离”、“零成本(开店)”的“三零”目标。
据了解,奥康正在以每天4家店的速度成为“麦当劳式”的特许经营店, 2010年计划实现1万家专卖店的规模。
而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皮具供应商,王振滔希望借力奥运,以公益营销为突破点,不仅实现国内市场同质化的超越,更实现了国际市场质的飞跃。
“我们不仅关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在接触2012年伦敦奥运会组委会”。
2007年初,奥康还在美国、印度和香港成立分公司。“全球化首先是产品走出去;其次是营销网络走出去;第三是品牌走出去。”目前,奥康已在日本、美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建立了五大销售中心,并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来管控其他海外分公司。
和许多温州商人一样,奥康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最擅长的是本土市场,王振滔深知本地经验的重要性。所以即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坚持以雇用本地员工为主,总部一般不进行管理输出。他戏言,奥康海外员工要三会:会走路、会说话、会用脑——“会走路”就是会开车;“会说话”就是流利地讲英语;“会用脑”则是精通电脑。
回首2002年,奥康“温州心·世界梦”发出鞋业国际化第一声呐喊:销售方式国际化;次年奥康联姻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GEOX开创“中外合作第三种模式”。从“家门口也是国际化”、打造“第一品牌工程”到如今的“借力奥运,实现品牌全球化”,5年来,奥康的创新实践见证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
“研发、制造、销售环环相扣,奥康能够做好‘中间’,就有信心做好‘两头’”。王振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