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中国新专业市场发展之道
前 言
2006年12月28日,全球竞争力组织公布了“2006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的名单,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续2005年后再次成为中国专业市场界的骄子,排名仅次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竞争力排行榜第二名。
义乌的成功,吸引力大多数地产投资商的眼球,一个一个大量超大型体量的专业市场抗着“物流港”、“物流中心”、“交易中心”、“国际城”、“品牌展示中心”、“时尚中心”等旗号,拔地而起,名曰为专业市场的升级、顺应国际化潮流。通过策划开盘招商至开业运营,究竟几家欢乐几家愁。为给专业市场的开发商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作者策划组织了本次大型中国小商品专业市场调研项目。
第一部分 中国专业市场的起源
众所周知,我国批发市场起源于80年代初期,90年代以来,我国批发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其形成原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1、在原有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在原有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的;3、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兴建的专业市场。
截2005年官方统计资料,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商品市场有95000多家,上规模的各类批发市场有12000多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4000多家,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2400多家,生产资料批发市场5000多家。
专业市场的发展延续市场的发展需求规律,目前的专业市场根据区域的特性主要分为:产地市场、销地市场和集散地市场三种类型。三种市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均得以生存和发展;但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却各各呈现不同的命运。总得趋势是:产地市场越来越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其典型实例是浙江义务小商批;集散地市场随着市场建设热潮(导致分流热潮)和越来越发达的交通、越来越畅通的信息(导致直奔产地的倾向)时代的到来,生命力必然走向枯萎;伴生的问题就是:销地市场必然走向萎缩,辐射范围紧缩到市场周围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
同时,旧专业市场普遍存在以下一系列的问题:
1、 传统的老城区中心,交通拥挤;
2、 仓库面积小;
3、 停车不方便;
4、 经营环境差,档次低;
5、 配套设施落后;
6、 租金昂贵,商家经营成本高;
7、 无证照经营,违章建筑、黑作坊、乱摆乱卖、占道经营情况十分突出;
8、 在治安、消防、税收、管理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隐患;
9、 政府整治升级对象;
特别是小商品批发市场,这种模式的市场不是国际通行的商业形式。在西方国家,只有农产品(如水果、蔬菜、鲜菜等)这种必须现场看货的品类采取批发市场形式,而非农产品,特别是日用小商品都是由专业批发商在自己公司里完成批发业务。但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地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交通通讯相对落后、信息渠道相对不畅)决定批发市场业态还会在继续存在下去,并在最近今年,由于收益的客观,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