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本夏普的技术转让谈判搁浅后,深超光电并未放弃7.5代液晶屏生产线的计划,很快其将目光瞄准了韩国的三星电子和LG-飞利浦。
11月14日和17日,LG电子副董事长兼CEO南镛和三星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朴根熙相继访问深圳,并与深圳市主要领导会晤商讨扩大投资的问题。
席间传出LG电子正有意考虑在深圳市投资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而投资的项目很可能是液晶或等离子电视的上游产业;朴根熙则表示,三星电子有意将全球范围内的玻壳和彩管业务都转移到深圳,但对液晶屏和等离子屏的投资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LG-飞利浦已经在广州设立液晶模组工厂,LG电子为何又考虑在深圳继续投资液晶屏?在核心技术转让上同样保守的韩国面板企业是否会像夏普那样采取"拖延战术"?深圳又能否真正走出技术引进的症结?
"聚龙计划"转向
由深圳市科信局、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2004年确定的"聚龙计划"目标宏大,最初准备引进三条液晶屏生产线,即5代、6代和7代以上各一条,然而这一计划的推进却困难重重。
2006年4月,为了国内平板电视产业获得稳定的上游供应,深圳国资委直属的深超公司与创维、TCL等四家国产彩电企业成立了聚龙光电,并计划合资建设一条6代线。由于各方的资金筹集进度不一,对液晶屏产业投资的方向也不一致,这一计划随着日本夏普抛出所谓的7.5代计划而被长时间搁置。
然而,夏普的拖延战术让7.5代线计划在一年半的艰苦谈判后再次搁浅,好在深超公司的5代线在几经周折后终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不过这条由台湾显示器制造商群创投资15亿美元兴建的生产线,每年生产的800万片19寸用屏将全部供应群创使用,依然无法解决本土彩电企业缺屏的当务之急。
今年10月,深圳市引进高新技术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深圳对于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思路已经明晰,对于液晶屏产业链的战略定位在:优先发展TFT-LCD产业链,支持建设5代及以上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提高关键配套材料的供给能力,并力争在大尺寸TFT-LCD一些材料上取得突破。
深圳市引进高新技术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周全红认为,目前深圳在这个领域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不过由于相对集中的下游整机制造商对面板的旺盛需求,结合上游产业链的良好基础条件,加上深圳市促进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良好综合环境已经基本形成,注定深圳地区将成为大尺寸TFT-LCD新一轮投资的热点。
在此情况下,除继续与日本夏普谈判外,深圳市有关部门将目光瞄准了韩国的LG-飞利浦和三星电子。于是,在深圳市政府邀请下,南镛和朴根熙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内相继访问了深圳。
深超光电有关人士表示,全球目前同时生产大尺寸液晶屏和等离子屏的企业只有三星和LG电子两家,而且在台湾企业技术转让受政策限制,日本企业无意转让核心技术的情况下,韩国这两家巨头的意向成为国内平板显示产业取得突破的唯一希望,之前长虹就是靠收购韩国第三大等离子屏企业ORION获得了突破。
多头博弈
然而深圳市打造光电基地的计划同样面临着广州、佛山等兄弟城市的竞争,LG与三星的投资计划面临着多方博弈的复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