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根生看来,“不管螺丝怎么设计,正向拧不开的时候,反向必定拧得开。山重水复,此路不通的时候,换换位,换换心,换换向,往往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做一条反方向游的鱼。”这是知名公司惠普对其员工强调的职业理念。
1989年,在惠普市场部工作的高建华想跳槽到另一家外资公司做销售。惠普的人力资源总监挽留他:“一件产品值钱与否,不取决于它的绝对价值,而是看供求关系,物以稀为贵,你说对不对?”然后,人力资源总监问了高建华两组数据,第一,全中国外企中做销售的人员大概是多少? 仅惠普当时就有六七十人做销售,全国大概有几万到几十万人。第二,全中国外企中做市场营销的人员大概有多少?外企中做市场营销的人大概数千人。他给高建华分析道,你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入到销售大军里面去,与那几万人、几十万人去竞争;二是继续做市场营销,与那几千人竞争。如果你觉得从头开始做销售工作更容易成功,公司尊重你的选择;如果你认为做市场营销更容易成功的话,那么公司希望你三思。
多年后的2006年,离开惠普的高建华写了《笑着离开惠普》一书。高建华在惠普工作15年,做过市场总监、战略规划总监、首席知识官等职位。现在,高建华已经是市场营销界一个知名的个人品牌。
惠普的职业理念让人印象深刻:“换个方向就是第一”,即“做一条反方向游的鱼”。
“做一条反方向游的鱼”,这种理念表现在个人战略上,就是差异化;这种理念表现在管理上,则是一种重视创新的逆向思维。
这种逆向思维的一个核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管理者要站在员工的立场上看问题,而不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唯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对公司管理层多一份信任,多一份感情。表现之一就是“善待离职的员工”,高建华就曾三次离开惠普。在惠普,甚至有一个传统,对于那些无法挽留的优秀员工,在员工离职时公司都会举办一个离职欢送会。惠普对离职员工的尊重是基于一种理念:员工主动离职是为了个人的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对公司的背叛。
对个人而言,逆向思维的另一个诀窍是学会站在公司角度考虑问题。先看一个惠普公司的升职案例。一位高管曾经是惠普一个非常大的分部的总经理,很年轻,业绩也很好。后来,他却被调到一个中等规模的分部担任总经理。又过了一年,公司又把他调到一个更小的分部去了,他二话没说服从了安排。上任之后,他的情绪很好,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种挫折感。又过了不到两年,集团的总经理退休,他却被董事会选为集团的总经理,成为惠普的全球高级副总裁。
这位集团总经理后来和高建华聊起这个事件背后的道理,就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看问题,而不是简单考虑个人的利益。从短期来看,他的级别、薪资是下调的,但从长期来看,他的个人品牌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孙正义:18岁发现三窍门
19岁赚到第一个100万
有没有一天只做5分钟,一个月赚4000美元的工作?
这是孙正义曾面临的难题。1979年前后,亚洲首富、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学生,为娶他的女朋友,孙正义正考虑如何赚钱。
身为学生的孙正义,规定自己一天中学习以外的时间只有5分钟。一天只做5分钟,一个月赚到4000美元?恐怕只有毒品买卖了。既没有资本又没有关系的孙正义陷入了思维的绝境。但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想到了申请专利,然后靠专利赚钱。
孙正义给自己规定,一天想出一个发明,每天在发明簿上记录发明创意,日积月累,居然写出了250多个发明。这些发明大多质量不高,但这对喜欢打破常规的孙正义而言,却是一次高效的思维训练。
孙正义总结出发明创造的三大诀窍,这也是三条“反方向游”的思维方式:
第一个诀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孙正义看来,需求是发明之母,是发明的指向标。比如:横截面是圆形的铅笔放在桌子上容易滚到地上。“铅笔容易滚到地上”就是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把铅笔的横截面设计成四角或者六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