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生产的第一块等离子屏将与北京奥运会一起,站在全世界面前接受检阅。日前,长虹集团宣布斥资20亿美元的等离子屏项目计划,并以之作为长虹集团全球化战略中重要一环,拟一举冲破国内家电企业面临的技术和市场困境。
国产彩电遭技术挑战
2004年,中国家电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在国内品牌拼抢得血肉横飞之时,欧美日韩的家电品牌,依靠核心技术能力,开始向中国的中高端家电市场发起进攻。
以电视为例,平板电视的关键部件PDP、LCD等显示屏基本上都被外资控制,而屏模组却占据了平板电视成本的60%-70%,甚至高达80%,所以从制造环节来讲,销售平板电视机就是销售屏。国产品牌必须支付昂贵的费用生产电视。
随着全球家电产业的竞争格局被完全打破,产品的产业优势快速地由整机向关键部品和软件领域转移。
如果自主创新,将投入高昂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继续对核心技术奉行拿来主义,只能处处受制于人,支付高昂的技术使用费,同时被外资品牌打压。
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电巨头,长虹开始在技术上全面追赶跨国家电巨头。长虹董事长赵勇认为,“对长虹而言,除了企业责任以外,还担负着更多的产业责任、社会责任以及国家责任,否则长虹作为新国企就丧失了其存在的理由,长虹进行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长虹力推技术创新
据了解,目前长虹已经成功打造三大核心技术能力:即以虹微公司为主体的IC芯片设计能力,以长虹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嵌入式软件设计能力和以长虹创新设计中心为主体的工业设计能力。
目前,长虹获取了PDP显示屏、压缩机、数字电视等关键技术,成为中国第一个进行“垂直整合”模式竞争的企业。
2006年,长虹的专利申请数量高达226件,同比增加113件,并成为IGRS、AVS、UCPS、DRM等多项标准制订的核心成员单位。
至此,长虹人才领先———产品领先———技术领先———标准领先的竞争模式,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打造核心竞争能力。“蓄积人才———蓄积技术———蓄积专利、标准”的创新链机制,培育了长虹的核心技术和持续生产新核心技术的能力。
打造产业及商业模式
面对洋品牌的步步紧逼,长虹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家电行业即将面临的“三大挑战”:即高科技行业与低附加值、规模化产业与精细化管理、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根据长虹的战略规划,长虹将打造包括产业价值、商业模式及品牌形象的整体布局。
在产业价值链方面,长虹宣布将依赖自主创新,打造核心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创新和原始创新,向关键部品、软件转移,拥有自主研发的高附加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