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深圳新园区正式启用,这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继北京和上海后,在华的第三个重要研发基地。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接受网易科技专访时表示,深圳园区将成为微软硬件制造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的核心。
三个原因选择深圳
据了解,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深圳园区目前有300名员工,占微软中国研发集团3200人中的1/10左右,由微软亚洲硬件中心和微软移动互联网技术(中国)研发中心两支研发团队组成。张亚勤称,布局深圳后,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在华的研发力量布局是北京占70%,上海占20%,深圳占10%,明年整个集团将扩招一千人左右,中国研发集团也会成为微软在全球的第二大研发中心。
对于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为何选择在深圳落户,张亚勤称有三个原因:一是深圳是全球IT制造业的中心,微软的键盘、鼠标、Xbox、Zune音乐播放器等所有的硬件产品,已经基本上实现100%在珠江三角洲生产。二是深圳是微软合作伙伴的聚集地,能在研发、制造上跟微软提供帮助。三是人才的因素,深圳本地不仅有一流的大学,也有临近港澳的优势,能吸引更多的港澳优秀人才加盟。
互联网服务:Virtual Earth中国版近期上线
张亚勤称,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有五个研究方向:互联网技术和服务、移动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数字娱乐、服务器与开发工具、新兴市场,单就这五个方向而言,很难说微软在其中哪些方向上投入的资源特别多,发展的速度特别快。但事实上,在微软全球强调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和服务无疑是最受瞩目的。
作为微软在互联网服务上的一个标志,其类似Google Earth的地图Virtual Earth目前已经在北美和欧洲积极布局,用户不仅可愿意浏览常规地图、卫星航拍地图,还可以用3D模式浏览城市建筑。以美国为例,Virtual Earth甚至能够实现实时的交通状况查询,这是通过与当地的交通网站traffic.com合作实现的。
但在中国等亚洲国家,Virtual Earth还不能做到如此多功能,微软称这很大程度是受制于这些国家对地图信息的限制。但张亚勤向网易科技表示,微软在中国也会考虑与各种地图信息供应商合作的方式充实Virtual Earth的功能,“微软要做的是提供平台”。据了解,Virtual Earth在华的2D地图也将在近期上线。
移动互联网:Live上的一切都可变成Mobile Live
在掌管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之前,张亚勤一直掌管微软的移动部门。“微软在手机上的策略是平台上的策略,一定要与手机厂商、运营上合作,这是我当年定下来的发展方向,到现在依然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张亚勤说起移动技术依旧很兴奋。
在微软移动互联网技术(中国)研发中心落户深圳后,微软的Windows Live研发中心成为微软所有研发部门之中,在华分布最广的研发机构,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都有布局。张亚勤称,未来深圳将主力负责面向Mobile的应用,北京主要是Virtual Earth、搜索和广告中心,而上海则是负责常规的互联网应用,如Hotmail、IM、Space等。
在Mobile上的应用,微软近期与诺基亚作了一个很有“戏剧性”的合作,将其Windows Mobile Live集成到诺基亚的S60平台手机上面去。在手机操作系统层面,微软的Windows Mobile与诺基亚的Symbian是竞争对手,在手机应用层面,Windows Mobile Live又为S60手机提供集移动IM、移动Space、邮件等功能。张亚勤称这是竞合的典型例子。“很难完全区分出黑白,就像我们与百度在搜索上是竞争关系,但与百度在广告平台上也有合作,即时是Google,我们在学术方向上也有合作”。
事实上,与诺基亚合作例子也折射出微软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部署更为复杂了,不仅仅像在其Windows Mobile系统上推广IM应用那样,在诺基亚的S60手机上Windows Live甚至与电话联系人建立联系,同时支持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网络电话、文本信息、摄像头、图片浏览等功能,所有的服务都可以通过Windows Live的账号进行联系。张亚勤称,“大家目前看到的Windows Live上的一切,理论上都可以变成Windows Mobile Liv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