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很多人预言,中国农业由于长期分散经营,缺乏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科技含量偏低、市场意识欠缺,很可能经不起五光十色的进口农产品冲击。但5年来,中国农业非但没有被冲垮,反而在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挑战面前,稳住国内市场,积极主动出击,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和不俗的业绩,其原因何在?
——原中国加入WTO代表团农业谈判专家组组长程国强答问录
加入世贸组织前,中国农业曾是让人担心的领域。加入后的5年来,中国农业在开放中提升了竞争力,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农业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如何看待中国农业目前的形势?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博士。程国强曾任中国加入WTO代表团农业谈判专家组组长,近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研究。
对策:
主动融入而不是被动防守
记者:加入WTO时,中国农业被许多人认为是弱势产业,不少人表示忧虑,担心我们无法与国外的现代化大农业抗衡。但5年来的事实证明,中国农业经受住了考验,其原因何在?
程国强:中国农业加入WTO后表现不俗,确实出人预料,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开放是一个主动融入世贸体系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受冲击。
具体来看,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根据全球化的趋势,我们主动对农业进行了战略性调整。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专业化和区域化建设等举措,全面提升了农业的竞争能力;此外,更善于利用国内外的农业资源和市场,通过进口原料性、资源性农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发挥了农业内部的比较优势。
第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
第三,加入WTO步伐恰与由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农业结构的调整转化期相重合,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
业绩:
给农产品出口带来机遇
记者:加入世贸组织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年均递增14%,已成世界农产品第五大出口国,中国农产品出口为何仍能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程国强: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给中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机遇。从资源禀赋原理出发,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加入WTO后,这类农产品出口得以快速增长,已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0%以上。
中国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满足世界市场多样化的食品需求;二是市场区位优势,亚洲地区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是中国最具优势的市场;三是发展现代农业正在全面提升农业的素质和竞争力。今后5至10年,在进一步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中国农产品出口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
记者: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年增长25%,中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净进口国,应怎样理解这种变化?
程国强:近几年农产品进口,主要是原料性、资源性农产品进口较多、较快,其中有市场开放较早的大豆,也有纳入进口关税配额保护的棉花、植物油、羊毛等,这是从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现状出发,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战略选择。
必须看到,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加,除市场开放外,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已发展到需要增加农产品进口的阶段。
挑战:
依然严峻仍需高度关注
记者:中国农业已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应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农业形势?
程国强:在农业大局向好这一基本判断前提之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的挑战依然没有改变,仍有一些现象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