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东升 见习记者 李新
我这5年之“永不止步”的男孩
在去机场的路上,安踏(中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总监徐阳一直在听一首名为“We are the champions(我们是冠军)”的歌。
过去5年,CCTV5一直在用这首歌作背景音乐,但现在,徐阳要把它变成安踏品牌元素的一部分。让这首耳熟能详的英国皇后乐队的音乐成为安踏的品牌元素,完全不符合徐阳迫切需要创新的心理。因此,当智威汤逊推荐这个方案的时候,徐阳犹豫再三。最终,徐阳还是决定用这首歌来向他的“上帝们”致敬,完成由CCTV5-安踏-CCTV5-消费者的循环。
这当然还不是徐阳和安踏要做的全部,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在短期内重新塑造安踏品牌,那意味着,必须改变已经投入巨资、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固化的品牌形象。徐阳的思绪回到了18年前。
我选择,我喜欢
18年前,一个17岁的晋江男孩背着家乡生产的鞋子踏上赴京列车。彼时北京,进口名牌最为紧俏,国产鞋常遭冷眼,但北京各大商场最终都被这个男孩攻下了。
男孩就是现在的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志忠。上世纪末,晋江汇聚了几千个为外商加工鞋子的厂家,安踏是其中之一。但这种“替他人作嫁衣裳”的模式有着先天不足。于是,丁志忠做出了一个极度冒险但现在证明是十分英明的决策:创立自己的品牌。
然而,安踏刚刚创立就遭遇了外资品牌的强烈冲击。大量耐克、阿迪达等世界名牌仿造鞋,一夜之间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地摊上。此时,安踏已能生产货真价实的高档运动鞋,但由于没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受到泛滥的假外资名牌强烈冲击。
因此,在耐克、阿迪达斯叫苦不迭,到处打假的时候,作为本土品牌的安踏没有幸灾乐祸,而是忙着将公司战略,从经营产品转到经营品牌上来。2000年,悉尼奥运会召开前夕,丁志忠决定赌一把。不久,随着奥运冠军孔令辉一句“我选择,我喜欢”,安踏旋风般响遍了大江南北。此后,安踏一路顺风顺水,凭借合理的价位,不逊于国际知名品牌的款式设计,挤进了国产体育用品品牌前2名,并很快与中国体育产品另一领先品牌“李宁”等量齐观,安踏的品牌案例则进入了MBA课堂。
此时,担任某公司客户总监的徐阳,正在以安踏项目主负责人的身份协助安踏对抗外资品牌。他敏感地觉得,彼此的关系应该更进一步。2006年初,徐阳的身份成功置换为安踏品牌管理中心总监。
永不止步
英美文学专业毕业的徐阳,身上有着浓厚的上海男人的味道,时尚、激情、敏感。
通过深入研究耐克、阿迪达斯等外资品牌,他发现,这些世界名牌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与当地的体育文化有着很好的结合。中国的体育成绩在奥运会已经排名第二,是世界名列前三的体育大国,什么样的品牌精神能够更好地代表中国非常关键,之前的“我选择,我喜欢”仅仅是产品层面的推广,还缺乏更深刻的精神内涵,这正是安踏的品牌切入点。
安踏请来了包括智威汤逊等在内的世界顶级咨询机构,新品牌的内涵被定位为永不止步(keep moving),意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其核心是民族体育精神。在徐阳看来,年轻一代承受着很大压力,但他们渴望成功,心中有着不同梦想的平凡少年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工作改变自我,获得成功,这就是草根文化,这正是中国体育精神。这其实也是丁志忠、徐阳,乃至全体安踏人共同的特点。
随后,CBA2006KO街头篮球赛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12个城市举行,这个中国最大规模的街头篮球赛吸引了超过2万余球迷参加。这是安踏平民草根运动规模最大的一幕。
然而,品牌塑造不是单一动作,其背后是整体实力的比拼。
入世后,更多国际品牌抢滩国内市场,很多国产品牌处境艰难,相当多没有长远战略准备的民族体育品牌将退出这场游戏。要挑战已经打到家门口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外资品牌,安踏必须打组合拳。
2006年,安踏与欧洲久富盛名的比利时RSscan公司、北京体育大学生物力学教研室共同创建了全国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同时建立起让外资品牌艳羡的近4000家终端,提高了安踏的竞争力。安踏又从优势产品入手,跻身运动服装、鞋帽、箱包和运动器材市场,具备了与外资品牌抗衡的综合体育用品企业雏形。随着品牌提升,安踏市场成长率、综合占有率、市场覆盖率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包括徐阳在内,安踏已吸纳了一大批有外资工作经历、海外生活背景的职业经理人,安踏希望自身国际化发展战略首先在人才结构上落地。徐阳显然对安踏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他再次听起“We are the champions”。
我这5年之农民蔡观潭的幸福生活
跟其他农户一样,老蔡的荔枝干也变得越来越难卖了。
蔡观潭,广东省惠东县增光镇农民,多年来以加工荔枝干为业。当地有种植、加工荔枝的悠久传统。1988年,市场上开始出现越南的荔枝干和泰国的龙眼干,虽然此时还是小量进入,且质量并非更胜一筹,但蔡观潭开始遭遇舶来品的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