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互联网 >> 应用实例

数字安徽,崛起中奋力


[  百度    更新时间:2006/5/19  ]    ★★★
 

    近几年,"数字省市"几乎成了炙手可热的区域战略,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数字"战略对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到底现实意义、现实作用如何,又面临怎样的新机遇和挑战? 5月15日,记者约请安徽省信息产业厅厅长、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贺凌,与中国信息化杂志社执行社长王学武进行了对话。

    是战略更是平台

    王学武:贺厅长,您好!安徽是较早提出"数字省市"战略的省份之一。很想请您谈谈,"数字安徽"战略实施以来,对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招商引资环境等方面起到了怎样的推进作用?

    贺凌:谢谢王社长对安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关心和了解。

    安徽信息化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结合我省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于2003年作出了建设"数字安徽"的重大决策,把"数字安徽"作为构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改善发展环境的六大基础性工程之一,并提出了2003年~2007年的近期目标以及到2020年的远景目标。

    王学武:您能具体说说"数字安徽"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吗?

    贺凌:"数字安徽"建设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国家扶持电子信息、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全省信息产业在"十五"期间得到了长足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45.1%,产业规模按照部里可比口径排序,已从"十五"初的第17位提升到目前的第12位,在我省经济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二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通过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工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尤其是运用信息技术的倍增效应,改造汽车、工程机械、化工、家电等优势行业转变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增长方式。三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十五"期间,我省三产产业结构由"十五"初的25.6∶36.4∶38变为2005年底的17.9∶41.6∶40.5。

    王学武:您还没有谈到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发挥的作用。

    贺凌: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推行政务公开,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电子政务的应用和服务水平。

    一是推进政务公开。全省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基本形成,已建成省、市、县三级166个政府门户网站群,部分市、县政府建立了门户网站群,实现了政务信息、政府公报、地方法规、网上办事等多项功能。

    二是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行政效能。我省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经过"十五"的发展,目前已联通76个省直部门、17个市和58个县。省直厅局间主干网千兆连接,省市主干网155兆连接。省直有42个部门与国家部委实现互联。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了政府部门在社会领域的管理。全省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对全省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为高层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通过建立社会应急中心,完善城市应急联动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社会预警体系等,增强了政府处理各类紧急突发事件和保障社会稳定的能力。

    王学武:我曾听到过有的地方谈到信息化建设对招商引资作用如何如何,但印象老是模模糊糊。您可不可以直观地告诉我,信息化对安徽的招商引资环境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贺凌:在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方面,数字安徽的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树立了安徽新形象。一是各级政府设立的网站,介绍了本地的环境、区位优势、风土人情和政策法规,提供了招商引资、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的内容和条件,方便了企业对当地的投资环境的了解。二是电子政务的开展,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尤其是重视各地政务中心窗口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一站式"服务,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指导和帮助。三是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供需双方互动的平台。如我省自2004年开始举办的安徽省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对提高我省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促进对外贸易成交,宣传企业产品,降低贸易成本,增加贸易机会,扩大外贸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两次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成交金额均达上亿美元。

    是挑战更是机遇

    王学武:据我所知,安徽在2003年提出《"数字安徽"建设五年规划纲要》时,就对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了较为清晰的判断。我想请教贺厅长,几年过去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投融资机制尚不完善,组织管理协调机制不适应发展需要,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等瓶颈性问题,是否有较大程度的改变?安徽在解决上述矛盾方面,有怎样的实践?

    贺凌:是的,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就作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当时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目的就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着力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目前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省地理空间数据库已完成数据库体系和结构设计,累计完成全省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采集的30%。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市场主体软件、个体工商户软件和经济户口管理软件,充实了各类经济户口数据库,数据入库率达99%以上。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社会需要,建成了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库、产品条码库、工业产品许可证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库、企业产品档案库和标准数据库等一些急需的数据库。人口信息管理数据库建设全面开展,已完成人口信息录入6404.2万人,占总人口的99.4%。

    在投融资机制方面,我们一方面加大了政府财政资金对信息化建设的引导,设立了全省信息产业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引导和扶植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同时,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经委、省商务厅等部门调整各自专项资金,加强对信息化资金的扶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网络运营商、IT厂商等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投入信息化建设。

    在组织管理协调机制方面,2003年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数字安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省各市县、省直各部门都相继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做到事情有人管、工作有人做。2005年4月,在原有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职能和编制,成立了安徽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同时,合肥、滁州、马鞍山、芜湖、淮北等市相继成立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或市信息产业局,进一步加强了本地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在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方面,一方面加强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另一方面,我们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数字安徽"建设管理办法》等地方文件,进一步加强全省信息化的管理。

    是推动更是互动

    王学武:最近,国家在总结信息化发展实践时,"坚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逐步增强信息化的自主装备能力",成为基本经验之一。您作为安徽省信息产业厅的厅长,对此有什么切实感受。安徽省如何处理信息化发展与信息产业的互动关系?

    贺凌: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崛起的筋骨。从一个民族的角度看,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得到较大提升,我们就会永远落后挨打,受制于人。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来说,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十五"期间,我省信息产业坚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努力促进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科大讯飞公司的"智能语音合成技术"获我国信息产业界最高荣誉--"2005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这项重大的发明及其产业化,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信息社会中信息获取人机交互方式,在未来经济、社会、军事的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利用自身在光电子器件方面的研发优势,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微型有源OLED显示器。在智能交通和汉语语音等领域,"交通事故预防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KD系列汉语文语转换系统"、"基于本体的交通系统驾驶员个性化培训技术开发及标准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面向网络及嵌入式环境的语音合成技术"被评为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全省信息产业共有157项成果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113项;建有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40个,其中国家级3个、部级6个、省级31个。在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特种显示器件、雷达、光纤光缆、集成电路封装专用设备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主导产品,有13项产品获得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在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中,安徽有4家研究所和企业研制生产的10多个产品(部件)参与工程配套。

    王学武:您认为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如何实现互动发展?

    贺凌:安徽省信息产业在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把信息化发展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同时,坚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网络和技术装备的支撑保障平台。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正是由于注意处理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关系,加上我们重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应用,使得我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实现了双丰收。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进步,部分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十五"期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7.9%、45.1%、61.6%、58.5%。

    是难点更是重点

    王学武:安徽是中部省份中制造业大省,也是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省。您能否从安徽的体会谈谈,加快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难点在哪里,应该如何选择突破口?安徽当前制造业信息化有什么样的实效?

    贺凌:安徽省历史上曾是以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为主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0%左右,占全省GDP的30%,在汽车、工程机械、家电、化工及新型建材等行业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居优势发展地位的制造企业(集团)。我省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模糊,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没有底;我省的财政资金有限,无法对太多的企业给予支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企业缺少有效的途径获得指导与帮助。我认为,我省的制造业信息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优化配置各类科技和社会资源,营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支持并规范全省制造业信息化行为的良好环境。在制造业信息化和示范企业建设上,从过去直接以项目形式给企业下达科研任务,并直接进行过程管理,转变为企业自主实施,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统一验收标准等手段加以宏观指导。并通过持续开展"制造业信息化专家江淮行"和制定科学合理的验收评估指标体系来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

    二、加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引导,建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示范应用体系。"十五"期间,安徽省培育建设了148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其中合力叉车集团、江淮汽车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示范企业;培育建设了8个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其中合肥、芜湖两市成为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上述示范企业和重点城市构成了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体系。在2005年安徽50强企业中,就有超过三分之一(18家)是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三、强化制造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十五"末我省的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机构达到了46家。这些中介服务机构把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作为业务能力建设的重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树立服务品牌,与企业进行良性互动,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的技术支持、技术交流、技术推广、信息化咨询与监理、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王学武:您能谈谈安徽制造业信息化成效如何?

    贺凌:"十五"期间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通过对148家示范企业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了47.7%,设计成本降低了33.1%,流动资金周转提高48.5%,年净利润增长率140.4%,年上缴税额增长了89.27%。

    王学武:政府在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中,应该是怎样的角色?

    贺凌:政府作为企业的服务和监管机构,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做好引导和推进工作。一方面可通过项目引导促进示范企业和示范体系建设,带动更多的企业学习和吸收示范经验,提高认知度,主动采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制造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客户管理;另一方面做好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通过专家的指导论证和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培训等服务工作,来促进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长效、良性的发展。

    是借鉴更是崛起

    王学武:最近几次听安徽的朋友说起,今年以来安徽省政府大张旗鼓倡导"全民创业行动"的理念。您能否谈谈,今天安徽的"全民创业"与当年浙江走过的"全民创业"之路有什么不同?您觉得,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全民创业素质提升、避免低水平重复创业方面,是否可以有所作为?

    贺凌:感谢您对安徽的关注和厚爱。去年的11月份,我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通过考察,对照先进,认清差距,省委、省政府作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掀起全民创业热潮的决定,并在我省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移任务中作出了具体要求。

    当年浙江走的"全民创业"之路,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当时基本上是由农民自发的,省委省政府给予适时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保护和促进人们创业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实现了经济的大发展。浙江人民的创业精神才是财富之源,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但是浙江当时的创业模式多以家庭作坊式的制造业为主,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我省今天提出的"全民创业"是立足于我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吸取浙江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锐意进取的精神,但又不能完全复制"浙江经验"。我省的"全民创业"现实需求更强烈,是促进安徽中部奋力崛起的有效途径;层次要求更高,要充分利用好安徽的人才优势,鼓励高层次人才抓住市场和政策机遇,自主创业,发挥才能;创业的形式就应该体现信息社会的特征,紧紧围绕高新技术、信息服务等后发优势较强的产业进行。

    目前,我们应该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和沿海产业加速转移的大好机遇,激活各类创业资源,打造良好创业平台和载体,强化全民创业的体制保障,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王学武:您并没有说信息化在"全民创业"具体有什么作为。

    贺凌:信息化建设在当前的全民创业中,能发挥其有力助推器的作用,为创家业、创企业、创事业提供有效支撑。我省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开展在营造和优化创业环境,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提供强力支持;信息服务业是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的重要内容;而现在利用互联网进行业务宣传、开展电子商务等,也极大减少创业的成本,降低了创业门槛,给有志之士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我省的科大讯飞公司,就是由一些有激情的年轻人通过自主创业而发展成目前省内乃至全国的重要软件企业;天长市的秦栏镇也是由当地群众全民创业,相互激励,共同发展,先后成立了民营公司1500多家,形成了电子电缆产业集群,成为全国知名的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

    是关键任务更是农民当前最缺乏的

    王学武:说起全民,肯定包括广大的农民啊。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早期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您能不能谈谈,安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如何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贺凌:您说的很对,我国的农民占全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农村中有农民,如今城市里的民工也是来自农民。因此,"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我省历史上就是个农业大省,全国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发起于凤阳的小岗村,全国的农村税费改革也是在安徽进行试点之后推广到全国去的。其实我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也是很早的,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安徽农业信息网、安徽农网等主要涉农网络已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通过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到企"活动,"农技110"信息咨询服务系统等创新服务,使信息化更加贴近"三农"。"安徽农网"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网站第二名,也出现了农业部"三电合一"试点、"农民网吧"等农业信息服务的亮点。目前我省也正积极申请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建设。

    王学武:您认为当前农民最缺乏的是什么,如何改进?

    贺凌:就我省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民最缺乏的是有效信息。如何把信息送到农民手上,与应用相衔接,与需求相呼应,形成互动,产生效益,是我们目前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任务。

    现阶段,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我们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上一方面要着手开展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要整合各涉农部门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数据交换体系。另一方面要从需求出发,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信息服务对象的特点,开发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是要求更是意志

    王学武:我注意到,"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安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我想请教,这落实到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安徽"战略进一步实施中,有什么样的具体指导意义,带来了什么样的新使命?您认为,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城乡差异等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能否在"十一五"期间有较好的解决?

    贺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任务,对我省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未来的五年,"数字安徽"建设将紧紧围绕"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这一指导思想,以初步建成"数字安徽"框架体系为主要目标,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在影响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力争信息产品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取得实效,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助推器和带动作用。

    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确立工业强省意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的同时,加大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力度,建设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并通过全省电子认证的推广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二是建立东向战略信息平台,实现与长三角对接。在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信息交换和系统应用方面,建立与长三角、与国际间互通共享的满足资金流、物资流、劳动力及人才流等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信息化平台;建立标准统一、相互通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认证体系,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互认系统,实现我省与长三角信用资源和人才的共享,使信息化成为推进东向战略的有力工具。

    三是建成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的基础性数据库,信息资源入库总量大幅度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初步建立不同层面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

    四就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力量,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覆盖率,破解农业农村信息入户难题。到2008年,实现100%行政村拥有宽带能力。农业信息服务入户率达到90%以上,信息服务入企率达到95%以上,基本解决农业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省级层面整合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科技、气象、公安、计生、劳保、党员组织、教育等涉农与服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目录交换体系,开发共享数据交换接口,依托电信运营商,建设一个面向省内外农民和各涉农部门的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和交换平台。

    是框架更是体系

    王学武:请教最后一个问题。在安徽省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中,都强调了"数字安徽"框架体系,能否说说其内涵,需要分几步走,才能真正形成这个体系?为推进这个体系的构建,"十一五"期间将会有什么样的投资规模?谢谢。

    贺凌:"数字安徽"的基本框架体系是在编制"数字安徽"建设规划纲要时,根据信息化建设的三个不同层面而提出的,包括基础设施体系、支撑体系和应用体系三大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侧重于硬件设置、网络干线的铺设;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大量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和标准、机制的制订;应用体系则是在依托支撑体系所要开展的面向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各种应用平台。这三大体系紧密联系,相互依托,又各有重点。

    在基础设施体系方面,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宽带网络,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延伸到乡镇;全省电话普及率达到40%,互联网用户数翻两番,达到300万户,大多数应用领域实现宽带接入。全省市、县基本完成宽带接入网建设。

    在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初步建成空间地理基础平台;建设全省基础性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实现重点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通信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软件业销售收入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

    在应用体系方面,建成统一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和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主流业务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实现产品研发数据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营销商务电子化,全面提升我省企业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建成联通国内外市场的农产品销售信息网络体系,为政府实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为企业和农民生产经营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支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分类别、分层次推进电子商务,初步建立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电子商务运作环境。

    "十一五"期间,信息化投资较之"十五"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王学武:构建这个框架体系,需要分几步实施?

    贺凌:要真正形成"数字安徽"框架体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3~2007年为起步阶段,侧重基础工程和环境建设,率先启动一批示范项目;2008~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着力构建"数字安徽"框架体系,大幅提高全省的信息化水平,数字社会的雏形初步建立;2015~2020年为提高完善阶段,经过近2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数字安徽"总体建设目标。到那时,全省具备较为完备和成熟的数字体系,能基本满足政府、企业、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数字社会的基础环境和支撑体系较为完备,与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人们将充分享受到数字社会为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深圳电子政务插上移动翅膀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浅谈轻量级整体应用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