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何时合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家电企业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了,品牌也越来越响了,可就是质量越来越差,脾气越来越大了。
这恐怕是不少人对家电企业和家电产品的一致看法。
消费者的这种看法虽然显得过于武断和主观,但并不无道理。每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接到的产品投诉中,家电产品的投诉比例都居高不下,仅在2005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接到家电产品的相关投诉达181669件,占到总投诉总量的25%。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出具的这份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005年,家电产品的投诉主要聚焦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其中,质量投诉45690件,售后服务投诉18943件。更有意思的是,和其他行业不一样的是,家电行业内是“越大牌越被投诉”,像TCL、三星、创维等都无一幸免。
“这和中国家电企业的现状基本吻合”,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家电业资深观察人士做如此表示,“这和中国家电业目前所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投诉代言人:
湖北消费者余先生:我购买的长虹彩电液晶CHD-W370F8电视机开机后屏幕里面有雾团。
江苏消费者刘小姐:去年(05年)9月我购买了一台小天鹅全自动洗衣机,不想买回来不到两个月就出现电脑故障,漂洗完后无法甩干,每次都要我人工手动放平衣服,它才偶尔肯“赏脸”甩一下,有时干脆从新放水,再洗一次,不光我精神倍受折磨,我的衣服也倍受折磨啊!本想还能凑合,就忍了,没想到前几天,底下的管子竟然也开始漏水了。
广东消费者范先生:我买的美的电磁炉刚用1个月就坏了。后来拿去修了整整一个月,修好拿回来之后,用了10天又坏了,现在还在维修店里,还没修好。
业内人士分析:
翻开中国家电业的成长史,我们会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长虹首举价格屠刀以来,价格战几乎不断,而且越演越烈,春节打、元旦打、五一打、十一打,周末也打,甚至于企业销售额突破多少的庆祝会也是以价格战取而代之;价格战不仅常有,而且花样也不断翻新,你发表白皮书,我来行业揭黑,你揭行业黑,我就揭你黑等等,方式是不一而足,总之,管它正当不正当,只要能促进我产品的销售就好。
就在这样近乎残酷的价格肉搏战中,长虹、奥克斯等一批典型的杀手型企业成长起来了,例如海尔、TCL等老牌企业的牌子也硬了起来,可以说,一定程度上,通过价格战,中国家电企业的底子是比之前厚了不少了。
但是,价格战为消费者换来的是什么?
从消费者的感受可以看得出来,家电企业牌子硬换来的是质量的缺失。
“价格战的结果必然是导致部分企业为了能够获取利润而偷工减料”,“所谓一分价格一分货,这永远都是一个真理”,上述不愿具名的家电业内人士表示。
“家电企业质量投诉多,并不是因为家电企业的产品质量下降,而是因为家电企业规模增大,产品增多后残次品规模放大的结果”,某业内人士表达了相同观点,“比如说家电产品的合格率在0.5%的话,以前只有1万台规模的时候,残次品只有50台,但是如果把规模放大到1000万台的时候,残次品也就达到了50000台。50VS50000,效应显然是不一样的。”
榜样企业:海尔
中国家电企业成长概括起来,应该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价格战,另一条是服务战。前一路径的典型是长虹,后一路径成长的典型代表则是海尔。
海尔凭借差异化的服务战略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从各路大军包围中杀出重围的案例,一直以来,都被中外竞争对手视为瑰宝。海尔销售人员为了按照承诺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冰箱送往山区,而不惜扛着冰箱走了几天几夜;海尔总部的维修服务人员为了承诺24小时内为在北京的用户维修冰箱而宁愿花大价钱坐飞机前往的故事,在一代代海尔迷们中间传唱,海尔也因此登上了《商业周刊》的封面,踏上了美国哈佛大学的讲台,成为了中国最大、最具品牌价值的家电品牌。
海尔的成功,自然而然在家电业内部掀起了一股服务高潮,各个家电企业的服务大旗也都是高举,至今,没有任何一家家电企业不是宣称其对售后服务是高度重视的。
但是正如著名的本土战略学家姜汝祥所言,在服务战略已经成为海尔的半个核心竞争能力的情况下,它已经成为海尔文化的一部分,而这恰恰是别人最难学习来的。众多的追随者也只是学得了皮毛,学不了筋骨。在服务成为一个表现的时候,服务在很多时候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而已,更多的时候,家电厂商对消费者的服务还是讨价还价。
记者手记
质量回归
诚然,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各个厂商的行为都是市场化的,家电企业也不可能免俗。在家电等消费品行业,由于消费者的行为是典型的非专家型购买,所以,在采购产品时,他们更倾向于知名的品牌,因为这样能给他们安全、可靠的保证。所以,各大家电厂商就搞起了品牌运动。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消费者能够有更多选择的时候,谁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便利、价格、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谁就可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也为了降低流通成本,所以,各大厂商就玩起了渠道运动。因为,无论是搞品牌,还是玩渠道,都能更直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潜在、外在、精神、物质上的需要。通过这种满足,就能直接促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促进产品销量的增长。
相比之下,产品质量的需要是内在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对产品质量的识别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他们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而厂商才是。于是,在产量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家电生产商们就没有注意到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检测管理的同步提升,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越来越差了,甚至于,有些小品牌家电商,经常搞些偷工减料的机器,这样,就使得更多的不合格的产品流向了消费者。
正是由于各家电厂商对产品质量的不重视甚至蔑视,在一定程度上,使家电企业普遍患上了“质量缺失”症。也即,家电企业在搞品牌和渠道的时候,忽视了对产品的质量管理的同步的提高,使企业对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滞后于其品牌、营销的管理,并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短板。
在质量品牌的年代,重视产品质量是潮流,是趋势;在现在这个品牌制胜、渠道制胜的年代,我们以为,重视产品质量,依然没有过时,甚至于说,显得比以前更为重要。在竞争者越来越强大,产品差异化越来越低、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家电厂商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销售产品,而是维系目标消费者,增强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企业大肆推行品牌策略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因此,质量回归,无论是对于厂家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相关专题:聚焦3·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