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卓越亚马逊要给2010年列一个公司发展大事记,6月30日一定位列其中。在这一天,卓越亚马逊完成最终的网站版面调整,与亚马逊全球其他6大站点的风格保持了整体一致。
如果卓越亚马逊要给2010年列一个公司发展大事记,6月30日一定位列其中。在这一天,卓越亚马逊完成最终的网站版面调整,与亚马逊全球其他6大站点的风格保持了整体一致。
一定意义上,这也表示自2004年亚马逊收购卓越之后,长达6年的亚马逊对卓越的业务信息系统整合宣告完成。
“网站页面调整只是客户能看到的表象。事实上,更大的变化是卓越亚马逊庞大的后台系统。”卓越亚马逊技术总监高明辉说。
高明辉正是此次卓越亚马逊“大变脸”的幕后主导,2009年初由亚马逊总部派往卓越亚马逊。
作为亚马逊总部派往中国的第一位高管,高明辉此前在亚马逊总部IT部门浸染多年。因此,高明辉到任卓越亚马逊之初,外界就猜测卓越亚马逊将要对后台IT系统大动刀斧。
事实也的确如此。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在高明辉的领导下,卓越亚马逊先后完成了对用户体验、订单处理、仓储物流等众多后台系统的优化升级,亚马逊总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IT系统被成功移植到卓越亚马逊。
高明辉肩负着两个重要使命:一是将亚马逊全球一些成熟系统引入卓越亚马逊,并平稳过渡;另一个更重要的使命,是与业务团队一起,在新平台的基础之上进行卓越亚马逊商业模式和业务的创新,帮助卓越亚马逊完成更大意义上的“变脸”。
很显然,高明辉的第一个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他正在将精力更多地转移到推动卓越亚马逊商业模式和业务的创新。
亚马逊的创新源头
在高明辉看来,不管是推出FBA(Fulfillment by Amazon,亚马逊提供的代发货业务)还是Kindle,或者是高调提供云计算服务,如今的亚马逊虽然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究竟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还是一家IT公司,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一切商业模式创新的背后,都是基于亚马逊强大的IT系统。
“基于IT系统的很多商业模式创新,是IT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高明辉说。最初,亚马逊的IT系统以基于网络零售的电子商务为起点,逐步优化和完善。虽然很多功能已经堪称行业典范,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在支持电子商务这种商业模式的实现。
当IT对原有商业模式的支撑达到一定的阶段,就开始产生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云计算。电子商务的销售有一定的季节性。在美国,第四季度因为临近圣诞节,顾客流量非常大,亚马逊的数据中心必须满足购物高峰流量。但是在购物淡季,顾客流量没有那么大,就产生很多空闲的计算能力。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在淡季空闲的计算资源?能不能租借出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最终促使亚马逊提供云计算服务,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诞生了。
将亚马逊全球的成熟系统移植到卓越亚马逊,可以帮助卓越亚马逊跨越IT系统发展第一个阶段,直接进入基于IT系统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新阶段。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商务层面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IT能力越来越成为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从用户体验,到订单处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再到售后服务,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IT能力稍有欠缺,都可能造成整体竞争力的短板。
此前,由于卓越亚马逊原有系统的可扩展性偏弱,稳定性存在瑕疵,技术团队经常要处理一些临时出现的小问题。新系统上线之后,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都大为提升,IT部门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到新系统的研发和支持商业模式创新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