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需自己的润滑油行业标准———北京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嘉谈标准
在中国汽车销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的大背景下,润滑油也由过去的工业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国内国外、或大或小的无数商家纷纷杀入润滑油行业,意欲在这个朝阳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一时间,国内润滑油市场群雄并起、硝烟弥漫。
对此,北京统一石化总经理李嘉呼吁:国内润滑油行业有识之士应该联起手来,尽快成立中国润滑油行业协会,并研究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润滑油行业标准,规范润滑油企业开展良性竞争,保障润滑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李嘉认为,在北美和欧洲只有171个润滑油厂,而中国有4500个润滑油厂,用“鱼龙混杂,竞争无序”来形容中国目前的润滑油行业市场毫不为过。而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应归之于中国润滑油行业标准缺失。
“中国润滑油行业标准的缺失,首先给润滑油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巨大的经济负担。”李嘉说,业界有句流传甚广的名言———“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技术,一流公司卖品牌,超一流公司卖标准”。由于我国没有自己的润滑油标准,现行标准基本等同采用美国API标准。油品采用美国标准,而汽车则从欧、日引进得多,因此我国油品供应商,又要符合欧日汽车生产商的企业标准,得到他们的认证,即OEM认证。
他举例说,研发符合OEM认证标准的油品所必需的大量台架试验(通俗地说,台架就是模拟的汽车)投资是难以计数的。仅一个标准里的某项试验就要几十美元,全套标准下来要花上百万美元;而且因引用的是国外标准,我们还要花钱去国外购进试验台架。中石油、中石化以及统一石化等有实力的大公司还可以承担一部分台架试验,而大量小公司因财力不足,根本不去认证,由此导致大量无标准的劣质润滑油充斥市场。
李嘉认为,中国的润滑油消费市场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是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润滑油行业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人多、车挤,路况复杂,车辆开开停停;中国人的用车习惯也与欧美人不同;再加上中国的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润滑油完全采用国外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从这个角度讲,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润滑油行业标准,不仅将直接关系本土润滑油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保护中国消费者利益的有效手段。
据了解,在目前中国润滑油行业协会缺失,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北京统一石化已悄然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旅”。李嘉说,在2005年年初,统一抛出了国内首个“润滑油标准”,并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这就是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省燃费标准”,统一希望通过自身的产品在行业内竖立一个标杆和准则。按统一提供的数据,统一“省燃费”系列润滑油将实现节省燃油1.5%,并提高动力4.5%,降低摩擦70%。如按每部汽车60万公里使用寿命计算,则能累计多行驶1万公里。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润滑油行业,尚无对润滑油产品有关在节省能耗方面的标准,而在发达国家市场,该领域的行业标准早已成熟。美国市场的标准是润滑油产品必须对燃油节省1.5%―1.8%,而目前国内的产品普遍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李嘉说,统一目前完全按照美国石油协会标准进行润滑油的生产,也就是说统一的产品在质量上与壳牌、美孚没有任何差距。按照李嘉的解释,统一在执行这个标准过程中还充分考虑中国气候上跨亚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气候带,在地理上从平原延伸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等诸多因素,并结合中国消费者用车习惯对产品进行大量的改进,更能符合中国润滑油市场的需求。
“省燃费”的推出仅仅是统一石化的“企业标准”,李嘉表示,要制订中国润滑油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需要整个润滑油行业共同努力。这就需要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统一石化等国内润滑油行业巨头,甚至包括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润滑油知名企业一起联起手来,尽早成立中国润滑油行业协会,共同推进“中国润滑油行业”标准的制订。
润滑油作为中国石油石化市场最早对开放的领域,10多年来,美孚、壳牌、埃索、BP等洋品牌在中国攻城略地,特别在高端市场。然而近年来,以长城、统一及昆仑等三大品牌为代表的国产润滑油全面奋起,大面积收复失地。中外润滑油之战进入“战略对峙”阶段。有人预言,2005年是中国润滑油市场再次“洗牌”的关键一年。李嘉认为,在此背景下,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润滑油行业标准,对保护消费者利益,特别是对规范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将有着极其重要现实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