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有两句名言––“别让商人们做恶梦”,“腐败在我国已经变成许多人的生存方式”。对于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市场的中国商贩们来说,他的前一句话没有实现,而后一句话却被印证了。
“一只蚂蚁”成为“风暴眼”
切尔基佐沃市场和与它连接的伊兹迈伊洛沃市场(因为俄语谐音关系,在俄罗斯华人圈里,被昵称为“一只蚂蚁”市场),曾是数万华商安身立命、发家致富的所在,而如今,这个华商曾经的“避风港”,已经成了一场飓风的“风暴眼”。
6月18日,俄政府宣布销毁20亿美元的中国“走私”商品,并要求莫斯科市尽快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6月29日,莫斯科市政府以“违反环境卫生规定”强行关闭了这个市场。7月7日,俄罗斯总检察院侦查总局会同俄移民局、联邦安全局等部门,对该市场进行大规模突击检查,并以违反俄居留制度为由,拘留了数十名在该市场经商的外国商人,其中包括16名中国籍公民。7月8日,俄罗斯移民局以非法移民为名抓捕150名中国人,另有77名中国人被驱逐出境。俄罗斯强力部门的连续出手,让这一事件愈演愈烈。
《环球》杂志记者6月30日来到切尔基佐沃市场,发现这个喧闹的集市已变得门可罗雀。“注意!市场不营业”的牌子挡在入口处。一位身穿蓝色制服的保安人员说,市场内部正在整治卫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恢复营业。7月16日,当《环球》杂志再次来到切尔基佐沃市场,发现“注意!市场不营业”的牌子依然被摆在原地。保安人员只字不提卫生情况,只是说自己对于市场的情况一概不知。
事实上,这次特别行动并不是没有预兆的。俄罗斯总理普京今年6月1日在俄政府主席团会议上,要求加大对走私活动和非法生产轻工产品的打击力度,并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他还在会上表示,在“某市场”有20亿美元货物被扣,“至今未被销毁,也没有货主”。
俄罗斯总检察长尤里·柴卡6月6日对媒体证实,普京所说的“某市场”正是切尔基佐沃市场。而提到的那批货物是2008年9月11日俄方在切尔基佐沃市场查封的,约有6000个集装箱。俄罗斯检察院侦查委员会称,扣货理由是货物没有运单和仓储证明,属“走私商品”。俄官方数据显示,这批货物总重约10万吨、货值约20亿美元。
“打击走私”只是俄方拿切尔基佐沃市场“开刀”的理由之一。俄罗斯联邦毒品流通监督局局长维克托·伊万诺夫6月26日对媒体说,由于切尔基佐沃市场属于毒品犯罪高危地带,因此该局已出动禁毒警察对该市场进行调查。
俄罗斯检察院侦查委员会发言人弗拉基米尔·马尔金则称,AST集团(切尔基佐沃市场最大股东)在切尔基佐沃市场内的经营活动引发了多起违法行为,涉及移民、民事、行政和刑事等领域。他表示,上述违法行为具有普遍性质,是莫斯科市政府相关机构监管不力的结果。此外,马尔金说,俄罗斯国立体育、运动和旅游大学前校长奥列格·马特钦,因违反土地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向切尔基佐沃市场提供经营用地,已被立案侦查。
“华商其实是受害者”
目前中俄双方对于切尔基佐沃市场去年9月被扣货物的定性存在分歧。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有关负责人6月30日对媒体谈到扣货问题时表示,关于中俄贸易中的“灰色清关”问题,有其复杂历史成因。中方主张通过加强双方合作,共同规范贸易秩序。这明显有别于俄方所称“走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日用消费品奇缺。由此,俄官方准许每个公民每次从国外免税带入价值5000美元以内的商品。但是,由于正常的定期航班无法容纳价值如此之高的货物,于是连人带货一起装的“客运包机”方式应运而生。由此,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黑河、绥芬河等中方境内边贸市场的火爆行情,以及倒爷跨境带货现象。
由于“客运包机”无法满足货运量需求,中俄一些城市间陆续开通定期货运包机。定期货运包机采取了“包税”方式,即由发货人按整架飞机的载货量向“清关公司”交纳一笔一揽子费用,后者全程代办报关、纳税、商检手续。“清关公司”凭借与俄高层官员的关系以及贿赂海关官员,可将高税率的货物谎报成低税率货物并瞒报货值,大大减少税费成本,但无法向收货人提供正式的海关完税凭证。这种方式一经出现,很快就取代了客运包机而成为包机贸易的主要形式。在对俄贸易中,铁路或集装箱运输中也存在类似情况,称为“包车包税”或“包箱包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