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灰色清关”:拿纺织等出口品说事?

“灰色清关”:拿纺织等出口品说事?

作者:     转贴自:中国时尚品牌网    点击数:3478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有两句名言––“别让商人们做恶梦”,“腐败在我国已经变成许多人的生存方式”。对于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市场的中国商贩们来说,他的前一句话没有实现,而后一句话却被印证了。

  “一只蚂蚁”成为“风暴眼”

  切尔基佐沃市场和与它连接的伊兹迈伊洛沃市场(因为俄语谐音关系,在俄罗斯华人圈里,被昵称为“一只蚂蚁”市场),曾是数万华商安身立命、发家致富的所在,而如今,这个华商曾经的“避风港”,已经成了一场飓风的“风暴眼”。

  6月18日,俄政府宣布销毁20亿美元的中国“走私”商品,并要求莫斯科市尽快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6月29日,莫斯科市政府以“违反环境卫生规定”强行关闭了这个市场。7月7日,俄罗斯总检察院侦查总局会同俄移民局、联邦安全局等部门,对该市场进行大规模突击检查,并以违反俄居留制度为由,拘留了数十名在该市场经商的外国商人,其中包括16名中国籍公民。7月8日,俄罗斯移民局以非法移民为名抓捕150名中国人,另有77名中国人被驱逐出境。俄罗斯强力部门的连续出手,让这一事件愈演愈烈。

  《环球》杂志记者6月30日来到切尔基佐沃市场,发现这个喧闹的集市已变得门可罗雀。“注意!市场不营业”的牌子挡在入口处。一位身穿蓝色制服的保安人员说,市场内部正在整治卫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恢复营业。7月16日,当《环球》杂志再次来到切尔基佐沃市场,发现“注意!市场不营业”的牌子依然被摆在原地。保安人员只字不提卫生情况,只是说自己对于市场的情况一概不知。

  事实上,这次特别行动并不是没有预兆的。俄罗斯总理普京今年6月1日在俄政府主席团会议上,要求加大对走私活动和非法生产轻工产品的打击力度,并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他还在会上表示,在“某市场”有20亿美元货物被扣,“至今未被销毁,也没有货主”。

  俄罗斯总检察长尤里·柴卡6月6日对媒体证实,普京所说的“某市场”正是切尔基佐沃市场。而提到的那批货物是2008年9月11日俄方在切尔基佐沃市场查封的,约有6000个集装箱。俄罗斯检察院侦查委员会称,扣货理由是货物没有运单和仓储证明,属“走私商品”。俄官方数据显示,这批货物总重约10万吨、货值约20亿美元。

  “打击走私”只是俄方拿切尔基佐沃市场“开刀”的理由之一。俄罗斯联邦毒品流通监督局局长维克托·伊万诺夫6月26日对媒体说,由于切尔基佐沃市场属于毒品犯罪高危地带,因此该局已出动禁毒警察对该市场进行调查。

  俄罗斯检察院侦查委员会发言人弗拉基米尔·马尔金则称,AST集团(切尔基佐沃市场最大股东)在切尔基佐沃市场内的经营活动引发了多起违法行为,涉及移民、民事、行政和刑事等领域。他表示,上述违法行为具有普遍性质,是莫斯科市政府相关机构监管不力的结果。此外,马尔金说,俄罗斯国立体育、运动和旅游大学前校长奥列格·马特钦,因违反土地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向切尔基佐沃市场提供经营用地,已被立案侦查。

  “华商其实是受害者”

  目前中俄双方对于切尔基佐沃市场去年9月被扣货物的定性存在分歧。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有关负责人6月30日对媒体谈到扣货问题时表示,关于中俄贸易中的“灰色清关”问题,有其复杂历史成因。中方主张通过加强双方合作,共同规范贸易秩序。这明显有别于俄方所称“走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日用消费品奇缺。由此,俄官方准许每个公民每次从国外免税带入价值5000美元以内的商品。但是,由于正常的定期航班无法容纳价值如此之高的货物,于是连人带货一起装的“客运包机”方式应运而生。由此,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黑河、绥芬河等中方境内边贸市场的火爆行情,以及倒爷跨境带货现象。

  由于“客运包机”无法满足货运量需求,中俄一些城市间陆续开通定期货运包机。定期货运包机采取了“包税”方式,即由发货人按整架飞机的载货量向“清关公司”交纳一笔一揽子费用,后者全程代办报关、纳税、商检手续。“清关公司”凭借与俄高层官员的关系以及贿赂海关官员,可将高税率的货物谎报成低税率货物并瞒报货值,大大减少税费成本,但无法向收货人提供正式的海关完税凭证。这种方式一经出现,很快就取代了客运包机而成为包机贸易的主要形式。在对俄贸易中,铁路或集装箱运输中也存在类似情况,称为“包车包税”或“包箱包税”。

[NextPage]

  虽然包机贸易确实存在偷税漏税现象,但它与走私还是有区别的,正常清关是按货物真实的品类和价格报关纳税,走私是根本上不交进口税,“灰色清关”则介于二者之间。

  俄罗斯中国南方商会会长王广源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华商不是走私犯,我们在国内都是正常报关。如果不是这样,这些货怎么可能进入俄罗斯,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他表示,不少华商为了货物能够顺利、及时抵达俄市场,因此委托俄方“清关公司”代办手续,而且所交费用并不比正规清关少,但“清关公司”却在操作时瞒报、低报货物,从中捞取大量好处,并且不向货主提供相关单据,“华商其实是受害者”。

  此外,王广源还说,在切尔基佐沃市场的华商大都按规定缴纳各项费用,比如向经营该市场的AST集团每月上缴数千美元一个摊位的“管理费”,以及每个摊位近6万卢布的税费。但是,这两项费用都没有发票和完税凭证,尤其是税费是否真正上缴税务部门不得而知。

  俄方拿中国货质量说事

  俄罗斯检察院侦查委员会于今年3月对被扣华商货物立案调查。俄方对其中58个集装箱内的儿童服装和鞋子进行了鉴定,并称这些商品不符俄方卫生规范,“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个说法随后出现在不少俄罗斯主流媒体的报道中,自然对中国商品形象造成了冲击。

  俄官方和亲政府媒体也配合着开动了宣传机器,俄罗斯电视台播放了切尔基佐沃市场的纪录片,《共青团真理报》连载了记者乔装商贩深入市场“卖走私货”的报道,《俄罗斯报》则称非法产品在俄市场份额达40%,“走私行为和地下工厂极大阻碍国家经济发展”。

  对俄方拿中国货的质量说事,华商们并不认同。福建商人林世伟对《环球》杂志记者说:“中国商人不是刚刚开始在俄经营,为什么以前不说?”在俄经商的孟先生指出,此次俄方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质检报告,“是在故意找茬”。

  从事服装批发的温州商人余先生对《环球》杂志记者说,被扣货物都用胶带缠裹、密封包装,储存期经过了冬季、春季和夏季,本身就对产品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他还说,所谓质量问题只是俄方为自己的行动找的理由之一,“最新的说法是,在市场里还查出了假币”。一些华商揣测,俄方未来可能以打击假币为由,打开市场内商贩的摊位,拿走存放在里面的货款。

  据记者平时观察,中国商品在俄市场质量不断提高,口碑不断改善,虽然存在个别假冒名牌的现象,但劣质产品很少见到。其中原因,一方面在于劣质产品在俄罗斯已经没有市场,另一方面在于中国国内加强了打击劣质商品的活动。此外,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在俄罗斯注重树立产品形象和品牌。

  事实上,中国货已经进入了不少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新消息报》报道称,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几乎所有居民都穿着中国制作的服装。而远东居民不能指望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购买日用品,因为价格上承受不起。全俄民意研究中心2007年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当提到中国时,27%的俄罗斯受访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商品。全俄舆论研究中心也做了民意测验结果表明,7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俄罗斯日用必需品主要供应国。莫斯科州对外经济关系部副部长鲍里斯·普罗科诺夫今年早些时候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就中国制造商品的质量问题作了简洁的回答:“现在中国货行销全世界,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事实上,令俄方不爽的问题之一,是中国轻工产品在价格上普遍比俄罗斯同类产品更为廉价。俄新社7月14日的一则报道援引俄罗斯商贩奥莉加的话说,中国劳动力和原料非常便宜。如果说中国货成本是500卢布,那么俄罗斯同类商品要贵两倍,“当然,买家更喜欢便宜的”。

  华商在俄经营风险大

  俄外交部第一亚洲局俄中经贸关系处代处长丹尼斯·帕列茨基7月1日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说,去年9月发生的扣押货物事件“没有任何政治性质的内幕,也不是针对中国商人”。俄方主管部门充分表示愿意与中国货主合作。

  帕列茨基表示,此次俄方决定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与去年扣押货物之间没有关联,“关闭市场是莫斯科市政府为了整顿贸易而出台的综合性政策”。他说,俄方“正在尽一切努力,确保中方合法诉求得到满足”。

  然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据俄塔社7月14日报道,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当天表示,他认为切尔基佐沃市场“已经彻底关闭”,其中出售食品的部分将被转移到其它市场,“而所有中国人和越南人将离开莫斯科”。他同时表示,莫斯科市政府并未决定将切尔基佐沃市场的商贩迁至该市的“园艺”市场,“‘园艺’市场不会接收任何中国人”。

[NextPage]

  另据《俄罗斯报》7月15日报道,莫斯科市消费市场和服务局第一副局长斯莫列耶夫斯基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莫斯科市政府将为所有因切尔基佐沃市场关闭而失业的俄罗斯人提供新的劳工岗位,至于外国商贩“干什么、去哪里,这是他们的问题”。

  莫斯科北方华人商会会长关百新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华商在俄经营风险很大,而且还受到涉及人身安全的拦路抢劫、入室抢劫等威胁,“一年下来,每个月都有案子”。

  在俄华商还时常遭遇俄腐败官员的压榨。温州的余先生说,华商碰到俄罗斯警察伸手要100~200卢布买啤酒“只是小事情”,一些警察在检查护照时还搜身,然后拿走商贩身上带的一些钱。

  余先生还讲述了一桩俄罗斯警察令人“大开眼界”的敲诈案例:他和朋友上街,碰到警察检查证件。一名警察搜身时,用手指夹着一粒子弹,从余先生朋友的裤兜里伸出,并问:“这是什么?”余先生在一旁连忙用俄语揭穿警察的把戏,结果却被扇了一巴掌,还被警察反问了一句:“你的俄语很好吗?!”事情最终以罚款结束。

  此外,每次负责封库拉货的特警,也令在俄华商头痛不已。经营五金批发的宋先生苦笑着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商贩们最害怕的就是听到有人喊“阿蒙(俄语“特警”发音)来了”,“肯定不到一分钟,大家都散了”。

  离开还是坚守?

  俄方在此次整顿切尔基佐沃市场的同时,还采取行动,打击非法移民,并且对部分在俄华商也进行了处理。

  俄塔社7月8日援引莫斯科市护法机关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约80名中国公民因试图在莫斯科封闭道路以抗议切尔基佐沃市场关闭,而将被俄方驱逐出境。然而,《环球》杂志记者从部分在俄华商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却与俄方说法有一定出入。

  温州商人余先生说,8日当天他去莫斯科下五一大街附近的警局保释了5位被拘捕的老乡。这些人只是聚集在切尔基佐沃市场附近,希望有机会进入市场,将自己存放在摊位里的货款取出。但是,穿着迷彩服的特警见到亚裔人士后,连护照也不查,直接就带上大客车,并要求被扣押者给钱,“不给钱的就被送到了警局”。

  王广源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说,该商会已经与部分曾在切尔基佐沃市场经营的中国商贩失去了联系,“他们现在生死不明”。余先生说,他的一些朋友由于将货款存放在切尔基佐沃市场的摊位内,因此没钱租房,而且吃饭也成了问题。在莫斯科的山东务工人员李先生对《环球》杂志记者说,一批在切尔基佐沃市场经营的商贩已经回国或预订了回国机票。

  俄《共青团真理报》13日报道,俄罗斯移民联合会为露宿街头的切尔基佐沃商贩们设置了露天食堂,但却被莫斯科警方以违反卫生规定为由而取消,并将部分前来就餐的人员拘留,以检查证件。俄罗斯移民联合会会长阿明说,市场的紧张形势一触即发,可能导致犯罪率上升。

  一位来自福建三明的女商人16日在切尔基佐夫市场入口对《环球》杂志记者说:“我们家可怜啊,干饭也没得吃,连着几天吃稀饭了。”她说,起先俄方说市场临时关闭是为了检查卫生,但是至今迟迟没有开放,让不少华商措手不及。“这样的环境还是不要做了,回去算了!风险太大了!”她补充道,“现在就算货拿出来,我都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了”。

  对于俄媒体报道切尔基佐沃市场近日开始允许商贩进入市场取货的新闻,这位福建女商人说,实际上允许商贩们大规模进入市场的情况只出现了一天––7月13日,而市场内仅华商数量就超过3万人,根本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每个商贩在出示“箱证”(摊位租用证明)之外,还要填写一张表格才能进入,要想拿到表格,则需要交5万卢布到15万卢布不等的费用。此外,这位商人表示,俄方允许拿走的只是临时存放在商贩各自摊位内的少量货物,并不是去年9月被扣在仓库内的大批货物。

[NextPage]

  目前,一些华商已经开始自寻出路,向“莫斯科”商贸中心等其他市场搬迁,但更多的华商仍在等待俄方的决定:是彻底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还是重新开放。

  俄政府与寡头斗法殃及商人?

  事实上,俄方贸然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不仅影响到了华商,也同样影响到了俄罗斯本国商贩。

  《俄罗斯报》7月1日报道,切尔基佐沃市场停业后,周围聚集了来自伊万诺沃和罗斯托夫等地的商人,等待其重新开放。报道援引伊万诺沃商人的话说,“我们整个城市穿衣服都靠这里,市场要是彻底关了,那就找不到更便宜的地方了”。而伊万诺沃本身就是俄罗斯最著名的纺织基地。

  温州商人余先生说,他的客户除了在莫斯科外,还分布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罗斯托夫等大城市。他表示,自从切尔基佐沃市场关闭后,俄罗斯客户就经常来电话询问他,什么时候市场重新开放,是否还有新货到达等消息。

  俄新社14日的一则报道,援引在沃罗涅日州行政中心沃罗涅日市一家大型市场经营的商贩塔吉扬娜的话说,切尔基佐沃市场关闭后,沃罗涅日集散市场的物价将上涨50%。她说,如果切尔基佐沃市场近期不恢复营业的话,沃罗涅日的商人们将不得不去莫斯科的卢日尼基市场采购,而那里的东西比切尔基佐沃的贵30%到50%。塔吉扬娜举例说,切尔基佐沃市场里最贵的鞋一双才800卢布,而卢日尼基市场里一双鞋的平均价格是800~1000卢布。

  俄新社当天还援引一位叫马林娜的俄罗斯商贩的话说:“我们的所有希望就是,开放切尔基佐沃市场。因为,不夸张地说,半数俄罗斯中部地区,都从这个市场拿货。”下诺夫哥罗德“中央”市场的经理米哈伊尔·谢纽金则表示,人们都在等着切尔基佐沃市场重新开放,否则的话,再过两三个月,下诺夫哥罗德“中央”市场的许多摊位将空了。他表示,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将令俄罗斯部分商人和地区陷入严峻的境地。

  有媒体分析说,本事件更深层的原因还在经济方面。由于疲于应对经济危机,普京最近已多次“发飙”,切尔基佐沃市场的老板伊斯梅洛夫“不幸”撞到了枪口上。

  普京执政以来,一直致力于削弱寡头势力。而伊斯梅洛夫,是普京打击的重要对象。现年52岁的伊斯梅洛夫有资产6亿美元,在美国《福布斯》俄罗斯富豪榜中排名第61位。伊斯梅洛夫凭借从政府廉价租地、高价转租的中介手法,逐渐积累起财富。据报道,伊斯梅洛夫通过“灰色清关”的方式,吸引了中国数万商人走进切尔基佐沃市场,大量的中国商品进入俄罗斯后,为伊斯梅洛夫创造了不菲的财富。

  而近期有消息称,伊斯梅洛夫正将财富转移到土耳其。他在土耳其濒临地中海的安塔利亚投资15亿美元,修建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豪华酒店“马尔丹宫殿”。该酒店极尽奢华,套房浴室配有镀金边框的镜子,私人沙滩上则铺有专门从埃及进口的总计9000吨白沙。酒店外配的人工泳池,可供1000人同时游泳。

  这座酒店的修建引起了俄罗斯官方的注意,因此,俄官方更加加快了打击切尔基佐沃市场的力度,希望切断伊斯梅洛夫的这一最重要的财源。

  中国政府组团赴俄交涉

  7月22日,由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率领的代表团启程赶赴莫斯科,就俄罗斯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一事展开交涉。

  代表团由中国商务部、外交部、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官员,以及在俄华商较为集中的浙江、黑龙江、福建、河北四省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

  在此期间,代表团将与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及莫斯科市政府进行磋商,推动俄方妥善解决此事,以维护华商合法权益。同时以此为契机,大力整顿和规范中俄贸易秩序。期间,代表团还将联系在莫华人商会和有关社会团体,并看望受到事件影响的华商。

  高虎城在此前称,中方对俄依法打击走私不持异议,但问题的核心是“灰色清关”现象,这一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成因。高虎城表示,俄方在执法过程中,应切实保护中国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避免出现有损中国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并尽可能减少其经济损失;同时双方应尽快启动中俄海关合作机制,就共同打击“灰色清关”、建立规范报关渠道、提高通关效率等问题进行磋商。

  但从俄媒体的报道来看,中方代表团很可能会遭冷遇。俄《生意人报》22日称,中国代表团是“为切尔基佐沃市场讨价”而来,并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会谈不会取得大的成果”。报道称,莫斯科对中国代表团的到来十分冷淡,大部分政府部门甚至不想接待。

  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凌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坦言,代表团此次赴俄谈判面临的最大阻力来自两方面:首先取证会存在困难,华商需要尽快提供摊位租赁、货物通关等方面的合法证明;其次,短期内很难为大量华商找到能继续经营的市场。


 

 

 

http://cn.ppzw.com/ppy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