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涉及15个部门、十多名高管的调整风暴,正刮过中国再保险集团(下称“中再集团”)。
这场由到任5个月的新一届高管发起的大调整,直指强化集团管控力度,首当其冲的一项便是进行人员、部门、职能的重新调配和分工。
对于集团化管控的作用,中再集团总裁吴高连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称,只有实现集团化管控,系统上下贯通,步调一致,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形成合力,工作才能有效开展。
为此,中再集团已经完成了对集团各部门的调整,旗下6家子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层的换届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作为国有再保险公司,薪酬体制改革也成为中再集团今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集团新增五大部门
中再集团本部的原10个部门已经被新的15个部门所替代。
中再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谢刚介绍,部门的调整包括两大类:一是,遵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求进行的调整,二是明确业务分工、加强集团化管控进行的调整。
以新成立的监事会办公室为例,此前,中再集团监事会的工作被涵盖在董事会办公室内进行,部门调整后,该办公室被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与董事会办公室平行的部门。“这是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监事会虽然人不多,但需要履行它的职责,独立监督董事会和经营层的工作。”谢刚称。
类似的调整还包括纪检监察部和稽核审计部的设立。
原纪检监察和稽核审计的职能分别由党务纪检监察部和风险管理审计部行使,为了符合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并强化纪检监察和稽核审计工作,原来的两个部门被分拆为4个部门——风险管理与法律合规部、稽核审计部、党务工作部和纪检监察部。
财务投资部则分拆为了财务管理部和资产管理部两个部门,这主要是为了更专业化的管理和更好地与子公司对接。“集团及6家子公司的资产、保费收入都要交给资产管理公司运作,资产管理部除了自有资金的委托还要进行宏观政策的研究,把握方针政策,监督管理子公司资金的匹配和运用,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谢刚表示。
除多部门分拆外,市场业务部变身为业务管理部,其职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谢刚介绍,市场业务部过去主要代表集团做业务,以法定业务为主。由于中再财险的资本金有限,偿付能力有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集团可以接下对资本金要求较高的业务。
“但是,过去没有一个部门对子公司的业务进行整体管控,今后业务管理部的主要职能是对子公司进行管控并提供服务,通过子公司定期上报的业务分析和报表,了解各子公司的业务进展,掌握其在规模、结构、风险防范等方面是否按照集团既定的目标逐步推进。”谢刚称。
还有一些部门的职能被重新进行了界定和强化。
原来的发展改革部变更为战略发展部,主要进行集团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不难看出,今后一段时期内,战略发展部将在中再集团整体上市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日前在中再调研时指出,中再集团要研究制订再保险发展规划,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但要提出今明两年的发展战略,还要提出今后一段时间的长期盈利的发展规划。
而原发展改革部的宣传职能被划分到集团公司办公室,并被总裁室着重强调。
此外,一个全新的部门出现在中再集团本部,即国际业务部。针对境内业务比例过高、风险高度集中的问题,设立这一部门,专业化经营国际业务,能有效提升效益较好的国际业务的比重,提高风险分散能力。
“目前全球再保险费率上扬,提供了一些机会,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可以平滑国内保险市场周期波动的影响。”中再集团一内部人士称。
人员调配:外引与内调
部门的调整必然带来人员的重新调配。
“目前人员还没有全部到位,对分拆的部门我们主要是将原处室人员调任新部门工作,另外也谨慎引进了一些外部人员担任高管,并在考察后上调了部分子公司人员到集团担任部门级负责人。”谢刚介绍。
目前,中再集团已从外部引进4名人士担任重要职责,其中包括两名集团副总裁、一家子公司总经理和集团一重要部门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