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美国越来越激进的救市政策和金融市场的紧张状况之间为何落差越来越大?
当奥巴马政府近8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获得批准,股市却在短短两天内下跌了7%——善于为未来估价的资本市场看到了什么?
自此轮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人们一直在追问市场何时见底。这个常问常新的命题现在又面对着新的挑战。
沿着次贷、投行、商业银行一路走来的危机,将向何处去?企业债、商业地产贷款、信用卡泡沫、国债泡沫……谁是未来的雷区?这些复杂的细分市场危机中,哪些致使心脏停止跳动,哪些引发了并发症?
随之而来的第二个核心追问是,如何救助,什么政策才是有效的?
虽然关于市场还是政府主导的争论从未停止,但之前共和党人坚信在面对如此扑面而来的金融危机时,首要任务是,动用政府和公共资源,注入流动性,解决信用链条。
这或许没错,但现在人们面对依然干涸的金融池塘产生了疑问,究竟是注入太少,还是池底存在未曾看见的黑洞?黑洞在哪,先修补它,还是继续加大注入力度?
如今,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命题再次在全球市场的拐角相遇。
市场仍旧起伏不定,盖特纳的新政尚未撩起面纱;利益攸关者要求国有化有毒资产的脚步一步步逼近,而意见领袖们希望市场恢复功能的呼声也与日俱增。
是否会有照亮未来的救助思路,从当下错综的金融市场和更为错综的政治博弈之间脱颖而出?
继续摸底金融黑洞并开辟解救道路,这就是如今盖特纳面对的战争!本版近期将以探寻这些问题为己任,我们的华尔街记者将以基于一线的实地调查,对独家数据的专业分析,并借智者之手为读者拨开迷雾。
今天,让我们首先把目光投射向美国的债券市场。那里,企业债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而倍受追捧的美国国债也飘摇于泡沫之中……
又一场冲击波正在悄然侵袭。
2009年的2月15日,专业的数据库公司Advantage data 的数据库窗口上,美国企业债券市场的高收益债券的收益点差曲线,依然停留在1640基点的均位上。
这已是一个有了很多改善的数字。2008年12月整整一个月,高收益债券的收益点差,一直停留在2000基点以上,最高达到2065点。而2007年,这个数字仅为263点。两年飙升了8倍。
在另一张图表上,高等级债券的波幅曲线与高收益债券有着一模一样的形态。2008年11月21日,点差在突破471基点以后,开始逐步下滑。2月15日,高等级债券的点差依然停留在389点。而在金融风暴发生前的2007年2月15日,高等级债券的收益点差仅为69个基点。
“目前对企业来说,整个企业债券市场几乎是冻结的。市场上很难借得到钱。这么高的点差,反映的是巨大的融资需求与很少的投资者之间的巨大需求不平衡。”JP摩根银行合规管理部副总裁、认证金融分析师秦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美联储2008第3季度数据,美国仅实体经济发行的企业债就有3.7万亿美元,加上金融机构的企业债券6.1万亿,整个企业债券市场容量接近10万亿美元。目前违约率达到4%。
“企业债券市场的风险还远未展开。”德勤监管与资本市场咨询部门经理李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上一次1990年代的经济衰退,企业债券的违约率曾经上升到10%。目前只有4%左右,但根据这次经济衰退的深度,市场上的估计是会达到15%。”李粤说,“事实上,企业债券的违约率跟本次经济衰退是同步展开的,违约率曲线一下子就上去了。”
“如果真达到15%,这对高达数万亿美元的企业债券市场,会有巨大的影响。” 李粤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