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多年的上海筹建迪士尼乐园消息,最近又热了起来,在网上还引起了广泛争论。对于上海准备耗巨资修建迪士尼乐园是利还是弊,目前尚难以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仍然在做贴牌生产,只不过这次涉及的是旅游产业。这显然与我国目前大力提倡通过自主创新振兴民族产业是不相符的。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最具活力的一大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迪士尼选择落户香港和上海,也正是认准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市场和潜力。上海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但在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问题上,需要全面考虑和充分论证。
引进国外著名的品牌建立大型主题乐园,虽然具有起步容易,进入障碍小,投入小,见效快,能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有点,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因为“迪士尼”是美国文化的产物,上海建迪士尼乐园,就像工业产品贴牌生产一样,利润大部分自然要被美国拿去。二是我国香港已经建有迪士尼乐园,上海再建迪士尼乐园,势必与香港形成竞争态势,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况且,国内许多家庭大多已经或准备带自己的小孩去香港迪士尼乐园游玩,而对于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支付几百块一张的门票是有困难的。又由于美国、欧洲、日本都有迪士尼乐园,对国外消费群体的吸引力也有限。因此,国内外市场到底有多大还值得研究。三是迪士尼进入中国主题公园采取的模式是,主要资金由中方投入,而外方只投入品牌和部分现金,并向中国收取特许费和管理费。在这种模式下,迪士尼公司基本上不承担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中方将承担几乎全部的风险。为此,已有学者建言,内地城市绝对不应盲目引进迪士尼等大型主题公园,否则地方政府将承担巨大的市场风险。四是引进迪士尼乐园后,必将抑制今后上海自主创新发展大型主题乐园的空间,影响上海旅游业自主品牌的建设。这是上海推动旅游设施建设尤其要考虑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和经营规模,进入产业升级阶段,旅游品牌创建和品牌管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国际著名的大都市,上海有条件而且有能力发展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游乐消遣设施,以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对高层次旅游娱乐的需要,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此就不应该追求短期的利益继续贴牌生产,而应顺应世界旅游业品牌化经营的潮流,充分利用在知识、经验、能力、社会资源诸多方面的优势,打造可以同“迪士尼”相比拟的旅游品牌,引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拥有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将娱乐产品和中国文化融合起来,创立自主品牌大有可为。比如由于国内外对《西游记》和“中国猴”非常熟悉和喜欢,同样投资300亿元,如果建立“西游记主题公园”,让孙悟空与米老鼠共舞,或许就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开发潜力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