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中国市场,两大体育用品巨头盯向了运动的年轻人。
中国北部城市哈尔滨第十九中学,灰色的砖前挂着一面巨大的金红两色标语,展示着这座学校最引以为荣的成就:今年该校有92%的毕业生考入了大学。
和绝大多数中国高中一样,哈尔滨十九中没有运动队和体育馆。教室外面的操场竖着几个篮球架和生锈的金属双杠。前不久一个夏日午后,操场上空空荡荡。
耐克(Nike)篮球巡回赛哈尔滨站的获胜者正在展示他们的奖品:崭新的耐克篮球鞋和其他装备。
18岁的牛世宾(音)说,学习好的人最牛。9月份就要进入大学的牛世宾说,他喜欢打篮球,但每天要花将近12个小时学习,实在没时间打球。
中国年轻的体育精英们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势不可挡。但对于中国的普通孩子来说,有组织的体育运动仍没有真正进入他们的生活。
在中国,大约不到3%的学生所在中学有运动队。运动天分过人或身体条件超常的孩子会很早就离开普通学校,被选拔进培养未来体育菁英的专业体校。
对耐克和阿迪达斯(Adidas AG)等运动用品公司来说,这种状况无疑是一大挑战。两家公司都极为重视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希望能借此推动销售增长;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开始着手改变中国年轻人的体育活动。
曾在耐克公司担任管理职务的陆海瑞(Terry Rhoads)表示,我们必须让孩子有机会参加体育运动,才能在中国培养出市场。陆海瑞目前是运动市场营销公司前锐商务咨询有限公司(Zou Marketing Ltd.)的董事总经理。
篮球循环赛就是耐克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7月下旬,耐克篮球循环赛来到了哈尔滨。在节奏强劲的美国流行音乐和Hip Hop音乐声中,高中生和大学生们在正午阳光下展开激战。
为期三天的哈尔滨站比赛吸引了400多只队伍报名,他们中的优胜者将前往上海,与来自其他三个城市(总共1,600只参赛队伍)的获胜者争夺总冠军。
为了鼓励年轻人参与运动,耐克和阿迪达斯还组织了高中联赛。两大公司为教练提供培训项目,并投资于公共运动设施。两家公司都没有透露它们在这方面的投资规模。
目前耐克高中篮球联赛已经发展到中国20个城市,覆盖了205所学校的将近2,500名学生。此外,耐克每年还举办夏季训练营,请来美国教练指导那些有抱负的学生。今年耐克正在16个城市推出了高中足球联赛。
阿迪达斯在足球方面已经先行一步,在其赞助的高中足球联赛中,每年有15个城市的3万多名学生参赛。阿迪达斯还为1,500多名足球教练提供了培训机会。另有六个城市的8,000名学生参加了该公司的夏季篮球联赛。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毕宝元(Paul Pi)表示,我们的重点是发展体育运动,给个人参与的机会。我们努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当然,这种推广体育的活动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
耐克在哈尔滨的比赛场地四周布满了该公司新品Hyperdunk超轻篮球鞋的广告。这双鞋售价大约在人民币1,200元(合175美元左右)。去年哈尔滨的人均GDP大约是3,400美元。获胜队员的奖品就是这款球鞋,他们领奖的照片会出现在本地报纸和体育网站上。
耐克还在场地旁边设了一个装有空调的巨大帐篷,里面展示的是耐克赞助的美国和中国国家篮球队员的模型。所有这些模型从头到脚全都是耐克的装备。
20岁的大二学生靳新(音)和一个朋友来看参观,他俩都穿着达拉斯小牛队的球衣。数学系的靳新表示,他几乎每天都打篮球,今年还翘课看了NBA总决赛。他说,打篮球非常非常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