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中午,上届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前世界纪录创造者中国选手刘翔在起跑前因伤退出比赛。业内猜测,这次退赛给广告商带来的损失高达30亿人民币。
其实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就有很多对奥运赞助商的不乐观猜测。
究竟是不是做了亏本生意?近日,本报驻京记者采访了一些奥运赞助商的营销负责人,请他们为记者算了一笔清晰的账。赞助商们普遍表示:其实,刘翔退赛引发赞助商损失的只是一个小插曲,总体来看,这次北京奥运的赞助商还是收获巨大。
品牌美誉度大幅上升
在奥运会还未开始之前,中国品牌研究院的一份奥运营销报告。该报告指出,截至7月21日,在62个北京奥运赞助商中,有10%的企业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效果。该报告的结论是,唯有强生、伊利、可口可乐、VISA、联想、百威、金龙鱼这7家企业,最终有可能借助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身份获得巨大成功。
排在第一位的强生公司,在这次的奥运营销中,可谓是颇费周折。进入8月,他们就开始长途跋涉从陕西西安请来了五位秦始皇兵马俑的真品,作为其在奥林匹克公园展示中心的一个展示项目。
对于强生的奥运营销,很多机构都给与高度评价。在这项针对全国15个城市3000个消费者所作的调查中,强生、可口可乐和伊利成为最大的赢家,品牌美誉度的增幅超过60%,奥运营销效果远远超过常规营销手段。VISA、联想、金龙鱼、百威等企业的奥运营销,也有出色的表现,品牌美誉度大幅度上升。
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奥运项目总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永远不会给自己打满分。”当记者问及如何从众多的赞助商里面杀出重围时,他的回答是:“因为大部分的赞助商都会针对运动员和运动赛事进行赞助,所以清晰的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2008北京奥运会共有赞助企业63家,包括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即顶级赞助商)12家。据悉,在北京奥运会中,包括联想、可口可乐等顶级赞助商每家至少花费6500万美元才获得这一资格。另外用于推广产品及宣传上的投入甚至还要再多几倍甚至十几倍。
跨国企业盆满钵满
对于很多跨国公司来说,在这次奥运会中,赚得盆满钵满好像并不是很难。早在本月11日,GE公司就对外宣布,2008北京奥运项目的销售额已超出既定目标,共获得北京市及周边400个奥运及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合同,总收入达到7亿美元。同时,GE旗下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广告收入将超过10亿美元,打破了以往的广告收入记录。北京奥运会将成为GE奥运营销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
GE(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GE金融亚洲总裁庞德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为顶级赞助商的一个优势就是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现在更加了解我们的市场,明白了更好的决策是如何出台的,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客户在成本与性能方面面对的挑战,我们就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