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经过一番利索打扮的贾和芬比约定时间提前10分钟迎候我们的到来,像一朵盛放的铿锵玫瑰。
短暂的寒暄之后,她逻辑清晰,一环扣一环地将自己生动的单身闯外贸的创业故事娓娓道来。
贾和芬,温州诺丰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三十而立的年轻女人,以一位温州新生代女老板的姿态,走进了我们“财富人物”的视线。
1安妮,我想你
她曾经也是个安于现状的人。1994年职高毕业后,经过学校的择优推荐,她到了浙江远洋国际贸易公司做营销员,表现出色的她一干就是6年,在这个过程中她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女儿。
6年时间里,对贾和芬创业成长经历影响最大的是她认识了一位英国朋友安妮(ANNE)。那时候,接触国际业务越多,她越感到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其中之一便是提高英语水平,于是通过成人高考参加英语函授学习。一天,一位同学把漂亮的英国姑娘ANNE带过来介绍给贾和芬,两个开朗的女孩竟一见如故。ANNE将在温州授教一年,她对温州不熟悉,朋友也不多,但却和贾和芬很有缘分。热情的贾和芬将她接到家里住,给她当翻译,经常带她出去聊天喝茶,结识更多的朋友。让ANNE最高兴的是,那一年贾和芬帮助朋友参加广交会时也捎上了ANNE,ANNE则免费当起了翻译,兴奋得像个孩子。
一年很快过去了,ANNE走的时候,贾和芬与她依依惜别,ANNE给她留下了美好的情谊和英语能力的飞速提高。后来贾和芬出国到意大利签证面试时,用英语对话顺利通过时,她不禁在心里说:ANNE,我想你。
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的经验,掌握了一门流利的外语,贾和芬感觉自己的翅膀硬了,她想该是飞的时候了,2000年10月,她离开了原有的岗位,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
2下海开公司
贾和芬是个有耐心的人。她很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可是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究竟要开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于是,她把自己的角色转换成一个实习生,到一家眼镜公司去实习体验,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她获得两次深刻的感受。一次是广交会,让她更加树立产品出口的信心;另一次则是有幸参加东南亚的展览,使她第一次跨出国门,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她非常珍惜参加东南亚展览的机会,准备非常充分。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是用来记录旅途15天的所见所闻,包里还装了父亲办的公司生产的开瓶器产品的资料,期待更多了解市场。每天,她都利用空余的时间去跑商场,她发现眼镜行业不是很对口,于是拿着开瓶器的目录按图索骥找商场。当她一次次向商场老板推销开瓶器时,她一次次用心体验自己的业务能力,感觉到市场就在那里。回国后,她有目标了,认为以开瓶器为突破口推出系列厨具不失为一个好的机遇。她向父亲寻求支持,没想到开明的父亲一口答应了。原因是父亲的产品是通过贸易公司出口的,价格压得很低,企业生存日益吃力,正想着转型,贾和芬以外贸公司的名义考察了义乌、永康、东阳等五金之乡的企业,吸取了他人的成功经验,感觉以开瓶器为突破口推出系列厨具的产品组合没有问题。2001年,温州市禾丰厨具有限公司成立,贾和芬开始拉起旗帜开创自己的经营领域了。
3起步广交会
贾和芬的第一个想法是借广交会拉开自己事业的帷幕。
她很快花了6万元购买了广交会的半个摊位,就这样单枪匹马冲锋去了。展览会上,她非常有激情地向国内外客商介绍自己的产品,但原本期待满载而归的她却吃了一记重重的闷棍:几天下来没有接到一个定单,甚至是三个月后也一无所获,老外只是通过邮件问这问那,但并不下单。好强的她开始觉得沮丧:是不是自己下海过早?是不是专业水平不够?公司的开支怎么办?好在父亲说了一句:万事开头难,爸爸的企业还是能养活你的外贸公司的。
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这一年已经走到了终点。那年除夕,百无聊赖的她正准备回家过年时,突然收到一份来自以色列的传真,要求发货,并答应先付8000美元定金。她回忆说:“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立刻打电话给客户,直到客户确认,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记得那天激动地跟对方通过邮件沟通交货细节,连年夜饭也顾不上吃了!”她至今非常感谢以色列的这位客户,在以后的交往中,她说:“没有你的第一个定单就没有我的今天。”那位客户也非常感动,每一次广交会上,不管有没有下定单都会过来坐坐,向她提供不少的信息和建议;而只要有定单,贾和芬一定会以最好的产品最实惠的价格作为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