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5年后,学C语言出身的张国强想创业了。2002年,张国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当年运气不错,一走出校门就应聘到深圳一家企业。在得知家乡武汉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后,他就打算回来开一家软件开发公司。
张国强一直在打听武汉市的创业政策。昨日,他得知武昌区出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并一口气推出12条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后,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一定回来创业。”
与张国强一样,不少拥有专业技术、又有实战经验的创业者,因为缺少创业平台,一直在默默等待。或许,这次他们赶上了发展机遇。
专家解读白皮书
文化大区向“大脑”要钱
“由区政府来制定某项产业的发展白皮书,这在全国很少见,这也说明了武昌区政府坚定差异化发展的路线。”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光昨日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武昌区政策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给广大创业者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创业平台。他认为,目前,武昌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链还能延伸出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这份由武昌区委区政府、区文产办、区科技局等部门与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合作完成的《武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06年,武昌约有创意设计机构320多家,研发设计创意业务覆盖铁道、水利、电力、城市规划、建筑、船舶、煤炭、机械等几十个专业,创意设计人才1万多人。
大企业扎堆会引来一批中小配套企业的入驻,渐渐地,一条比较完整的创意产业链形成了。李光告诉记者:“武昌区拥有铁四院、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勘察设计院等设计企业,也拥有相配套的铁四院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武汉威化工程监理公司等监理企业,更拥有中建十三局等大型施工企业。”
“服装和时尚消费创意产业链条,也在逐步完善。”他还指出,胭脂山与湖北美院相隔不足千米,借助美院的设计专业资源,胭脂山诞生了数家创意服饰公司。他认为,产业链附属的一些配套产业,均是创业的好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武昌区创意产业的总产值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接近全区GDP(260亿元)的一半。李光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块百亿元的大蛋糕,今后还有很大的空间,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创意产业蛋糕会越做越大,分享的份额也会逐渐增大。”
两年后 创意产业大蛋糕长大到200亿
展望今后的发展,武昌区对创意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按照白皮书的规划——“2010年,武昌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税收超过10亿元,并创造大量的创业和就业机会。”李光表示,这也意味着,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武昌的新兴支柱产业,成为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创意经济,将成为武昌区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表现,这也是今后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李光告诉记者,武昌区从“资本经济”向“创意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培育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将形成相互支撑的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城区产业价值链和城区整体功能价值链。
李光说,前期武昌区提出的将“中部设计之都”、武汉城市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历史文化名城等建设融为一体,使武昌城区功能价值提升。他表示,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还将成为武昌的另一张新名片。
咨询策划、时尚消费 大创意有大钱景
“在创意产业创业,需要一定的知识含量,以及相关专业背景”。李光认为,创意产业创业,更适合大学生创业。他认为,创意产业涵盖面较广,最初创业的投入成本会比较低,同时武昌区人力资源丰富,可以就近取“才”,“这种创意企业成长性较强,属小投入大产出的行业”,再加上武昌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这会加速创意企业的成长。
如何切入创意产业去发展,李光表示有两种进入方法——第一、直接进行投资,投资者不从事经营,而聘请职业经理人来运作项目;第二、拥有较好的发展思路,可以自己创业,通过租赁办公场所,“从小做起”。
他认为,在信息化背景下,普通投资者可以介入咨询策划、时尚消费两大创意产业,具体为:洪山广场周边的教育咨询、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生活中介咨询等咨询策划,以及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等产业,适合普通创业者介入;在首义园周边,包括解放路商业一条街在内的服装、时尚创意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上述两大产业,创业者可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特点来发展。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as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