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台资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从深圳迁往内地的员工多达5万多人,大规模外迁却基本没发生一起劳资纠纷。
在昨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座谈会上,宝安区劳动局一负责人透露这消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华楠认为可以就如何处理劳资纠纷作为个案研究。
为争取半年内出台新《劳动合同法》细则,昨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华楠等专门到宝安开展调研。据悉,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曾表示,深圳将利用特区立法权,争取在广东和全国率先出台《劳动合同法》的细则。
而本报昨日推出《珠三角工厂大撤离》深度新闻,折射《劳动合同法》实施触发多米诺效应、“世界工厂”面临转移之痛、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计划迁离或难以为继等现象,引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座谈会上官员们的注意。他们表示企业在转移或者外迁的时候,如何处理劳资纠纷还是值得关注。
宝安区劳动局一负责人在会议上透露,去年富士康从深圳迁往内地的员工,规模达到了5万多人,在此过程中,劳动部门没接到劳资纠纷的投诉。记者从富士康证实,去年确实有5万多人从深圳外迁到内地的昆山、武汉等地。据统计,目前富士康在大陆的员工人数已经达到了68万人,分别分布在深圳、山西、山东、武汉等全国13个厂区中。已经在大陆蛰伏了近20年的台企富士康,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大陆公司”。
富士康主管经营的商务长李金明曾透露,富士康正在把眼光投向中国大陆的内需市场,这将成为他们下一步业绩增长的动力。他认为富士康近年在武汉、山西等内陆省市布局,其意即在此。
听完劳动局该负责人的介绍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对此现象表示很关注,大规模外迁员工且基本不发生劳资关系冲突,认为可以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为《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及面对类似情况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