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创新史,创新已经成为了联通的一种文化,渗透到了联通的方方面面,在影响行业发展的许多重要节点上都领先一步。1994年7月联通公司成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经营,成为我国的电信改革标志。随后中国联通首先引入GSM网络,并开展资产重组、境内外三地上市,建成并开通CDMA网络,迅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国内电信市场的竞争主体之一。2006年联通主动提出“TIME”计划应对电信转型行业大势,2007年首先在澳门开通CDMA1x EVDO Rev.A 3G服务,再次领先。
创新促企业快速成长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电信产业体制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联通最初成立的几年中,对庞大的原中国电信来说只是一个“搅局者”而已,并不是一个真正能够实现平等竞争的主体。联通想要发展就需要开展差异化竞争,获取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所以联通再次把创新当成了武器。
1995年,联通首先在京、津、沪、穗4城市采用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建设中国第二个公用移动通信网。由于联通大胆推广GSM,原中国电信被迫应战,使移动电话的价格从当时每部2.8万元迅速地下降到4000~5000元。这是中国联通首次真正发挥了促进电信行业竞争,破除垄断的作用。
由于竞争地位的不对称,首先开通GSM网络并没有让联通取得很强的竞争优势,所以2002年中国联通决定引入CDMA网络。至今,CDMA网络建设已经经历了三期四个阶段,用户数已超过了7000万。CDMA的引入标志着中国联通正式确立了寻求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由于中国联通是后进入者,在资本实力上处于弱势,仅仅依靠自身积累是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的,所以中国联通就需要通过上市去融资,在上市的过程中,又创造了许多中国电信史上的第一。
2000年6月22日,由12省分公司组成联通红筹公司,在香港和纽约同时挂牌上市,融资达56.5亿美元,成为香港当时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随后2002年10月,联通A股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首家进入国内A股市场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2002年12月31日和2003年12月31日,联通公司又先后完成两次注资,基本实现核心业务的整体上市。
三地上市和两次注资,让联通获得了近600亿元资金,支撑了中国联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据联通最新公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07年9月,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总数达到1.56032亿户,同比增长12.6%;前三季度实现收入748.0亿元,同比增长5.1%;剔除了未实现的SK电讯可转债公允价值重估影响之后,净利润高达35.1亿元,同比增长33.7%。现在中国联通已经发展成为了有巨大影响力的行业竞争主体。
TIME转型增添发展活力
虽然依靠创新取得了种种成功,但是联通并没有自满,而是积极通过实施TIME转型应对电信行业转型大潮。
2G时代一直是语音为王,而到了3G时代,语音就会慢慢让位于以综合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数据增值业务。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联通提早入手,在2006年启动“TIME”计划,即以电信服务(Telecom)、信息服务(Information)、传媒(Media)、娱乐(En-tertainment)四大内容为中心,以用户为主体,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由此,中国联通在2006年3月28日在全国300多个地市同时推出全新公司品牌标志,启动“基础电信网络运营商”向“现代化综合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