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联想集团(HK:0992; ADR: LNVGY)发布了2007/0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这是继去年第四季度以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连续第三个季度交上的漂亮财报。
报告期内(7月1日至9月30日),联想营业额上升20%至44亿美元,EBITDA(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经营溢利,不包括重组费用)为2.1亿美元,上升135%;个人电脑的销量连续第三个季度超过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平均增长水平,年比年增长达到23%,远高于市场平均增长的15.7%。
尽管如此,上述数据仍不能证明联想收购IBM之后已经将其业务打造成了"健康的生意"。
杨元庆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想集团净利润率必须超过4%,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意。上一季度,联想净利润率约为2.4%。
发布财报当晚,杨元庆与联想集团大华区CEO陈绍鹏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杨表示,联想上个季度税前净利润率已经接近4%,在如此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水平,联想集团董事会已经十分满意。他表示,希望联想集团的净利润率回到并购IBM以前的水平,但这还需要时间——收购前,联想集团净利润率超过6%。
杨元庆称,联想集团目前的使命不是拼命提高净利润率,而是实现赢利性增长,所谓赢利性增长,规模增长是第一位,单纯的追求盈利,会损失规模增长,联想集团全球扩张的速度就会减缓,联想集团就没有未来。
由于收购Gateway,宏碁全球市场占有率将在明年达到12%,超过戴尔成为第二,联想全球排名下滑至全球第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规模扩张成为联想集团首要目标及杨元庆的新使命。
刘军执掌海外消费
2007年10月25日,联想集团宣布任命刘军担任高级副总裁兼消费集团总裁。这是杨元庆打出的第一张牌。
此前,刘军曾担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负责集团全球供应链管理,是联想集团品牌PC的功臣,也是柳传志十分器重的一位年轻管理者。
一年前,联想集团发布公告称,刘军将去国外充电学习,业界则传言刘军将永远离开联想,一年后,刘军却重新回到联想集团。
刘军于1992年加入联想,与杨元庆一起建立了联想集团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这套销售体系成为联想在中国打败康柏、AST、惠普等国际巨头的秘密武器。今天,联想的"交易型和关系型"双模式营销体系便脱胎于此。杨元庆表示,这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联想并购IBM业务取得最终成功的标志就是联想双模式营销在全球复制成功。
在联想体系内,除了杨元庆,刘军对这套销售体系理解最深刻,由刘军负责将这套销售体系向海外复制可谓顺理成章。刘军之前,杨元庆亲自负责海外消费类业务。
记者获悉,刘军将从四个方面拓展联想海外业务:一是确立不同区域的不同进攻方法,二是海外拓展销售渠道,三是海外建厂,四是海外进行品牌推广,目前,上述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联想将海外消费类市场分为成熟市场与发展中市场,成熟市场包括北美洲、欧洲市场,不成熟市场为印度、俄罗斯市场。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策略,而销售策略主要体现在销售渠道的建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