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熟市场,联想在美国与欧洲已与数家零售商谈定合作,今年底或是明年初可能宣布相关合作,这些渠道包括了bestbuy,costco等卖场。在不成熟市场,联想将发展渠道代理与专卖店,目前,联想已经在印度建立了销售体系。
海外建厂可以实现全球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此前,联想已经在印度、墨西哥建厂,目前正在考察俄罗斯、东欧一些国家。对消费类业务而言,工厂本地化可以对当地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海外建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获得当地认可。一些国家规定,如果没有在当地进行投资,地方政府限制相关产品进入市场。由于联想决定将全球运营中心设立在吉隆坡,使得联想得以迅速进入马来西亚市场,上个季度联想在东南亚的业绩增长十分迅速。
海外品牌推广已经随联想奥运营销展开,其中包括3个重点计划,一是火炬接力活动,二是全球冠军计划,此外,电视、平媒广告也将会陆续推出。
美洲区三步走
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任命Scott DiValerio担任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美洲区总裁,自12月3日起生效。DiValerio将负责联想集团在美洲的销售工作,并与刘军一样,直接向首席执行官阿梅里奥汇报。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PC市场,确定美洲区总裁人选是联想重点进军美洲市场的信号。
DiValerio加盟联想前曾担任微软公司副总裁、全球OEM事业部总裁,在此之前,他是微软负责财务和行政的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会计官。阿梅里奥希望利用他对本地市场的熟悉,开拓美洲市场,其中包括消费类市场。
联想迅速布局美洲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宏碁在美本土收购了Gateway。这样一来,宏碁明年在全球有望超过戴尔排名第二,在美洲市场,则排名第三。如果坐等宏碁整合Gateway完毕后再发动攻势,联想在美洲将丧失先机。
杨元庆表示,PC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强者愈强,世界前4名PC厂商将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第二季度,惠普在中国市场已经以13.7%的份额取代方正成为亚军,欧洲市场的PB也面临被并购的危险,美洲的Gateway已经被并购。
杨元庆认为,上述PC厂商之所以面临困局,除规模太小,没有全球化布局也是重要原因,联想通过收购IBM,已经完成全球化布局,现在的任务是利用全球化布局优势,做大规模,缩小与前三名的规模差距。
联想在美洲区的综合营业额达到12亿美元,占集团总营业额27%,这与美洲区市场在全球占有的比重并不匹配。
对此,联想将美洲区(也包括欧洲区)的战略分为三步,一步是稳定原IBM业务,这类业务为关系型业务,二是试水中小企业市场,这部分业务为交易型业务的一部分。此前,联想推出的lenovo3000在美洲、欧洲试销取得了部分成功,据杨元庆透露,在德国,联想交易型业务过去6个季度的增长速度高达50%,上个季度高达80%多,由于德国交易型业务的成功,联想将在全球拷贝德国模式,其中重点是美洲地区。
第三步则是推广消费类业务。随着DiValerio到任,刘军出任消费集团总裁,奥运营销机会的来临,联想已经开始着手第三步的准备。杨元庆透露,明年年初,联想将发布新的消费类品牌计划,重点将针对美洲市场,消费类业务将于明年初在欧洲推出,试水成功后立即向美洲区推出。
杨元庆认为,消费类产品将成为联想海外营收的增长空间——联想目前在消费类市场是一片空白,在中小企业市场还处于试水阶段,即使在大客户市场,联想在海外的占有率也不超过15%,这与中国35%的占有率有很大的差距。杨元庆的目标是让联想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与中国一样高,消费类产品的比重也一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