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能使戴尔翻身吗?
戴尔显然缺乏时尚性计算机品牌的经营管理经验。消费群体对于时尚品牌有着不同以仅仅以性价比、技术先进性等科技产品的需求。消费群体要求时尚品牌必须是个性化的、生动化的、娱乐化的,要求品牌内涵必须满足消费群体对于情感、心理的需求,必须能够在营销过程中为消费群体创造快感、创造娱乐。而这些,恰恰是戴尔最为薄弱之处。
如果说戴尔的伟大在于其完美的直销体系,那么戴尔最大的缺陷就是其僵硬顽固、一成不变的营销模式。曾经的创新之举成为了今天成长的绊脚石。
戴尔在2005年来先后在多个国家尝试改变只依靠直销的营销模式,在大型超市、商店内开设展示店,顾客可以在店内看到产品,然后通过电话或网络形式订购。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彻底改变戴尔营销模式单一僵化的局面。
如何建立渠道、如何与渠道合作、如何在渠道销售中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率、如何使直销和渠道销售协调发展都是戴尔将面临的难题。
而推出时尚品牌产品的品牌营销战略是核心。戴尔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才有可能使其旗下的时尚品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第一, 品牌形象的个性化、时尚化、生动化。
戴尔的品牌形象一向是正统、古板、冷漠的,对于时尚类消费群体少有吸引力。新的时尚品牌要彻底改变已有的品牌形象,赋予新的品牌真正时尚化的内涵和个性。
为品牌设计生动形象的标志、设计具有创意的卡通人物形象、聘请著名影视明星或歌手担任形象代言人、与世界著名娱乐品牌合作开展营销、产品外观设计足够有创造性、赞助世界性的文艺演出活动、赞助世界性的体育赛事等等,都是时尚品牌形象塑造可以考虑的方式。
唯一的问题是,戴尔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其与文艺界、体育界、娱乐界、消费品行业几乎没有合作经历,在产品外观和品牌设计上也没有新意。
第二, 销售终端的生动化。
时尚品牌对于销售终端的陈列生动化、形象化要求很高,对于时尚类消费群体而言,重要的是在浏览和消费过程中可以在店面中享受到感官的欢娱。戴尔目前的店面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效果。
第三, 为品牌不断加入时尚元素,在营销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娱乐体验。
时尚品牌的营销核心是为其注入时尚元素。在这方面,联想是比较成功的。无论是赞助体育运动赛事,还是邀请体育明星做形象代言人,无论是与可口可乐进行联合营销,还是将迪斯尼的卡通人物形象放置在产品上,无论是开发出独特的纯金钥匙卡,还是聘请著名时装模特做形象代言人,联想都在为其品牌注入着时尚、创新的内涵。
戴尔显然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联想。
第四, 与消费群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开发出多层次的消费群体互动活动。
不管戴尔的高层如何想,与消费群体的互动一直是其营销的空白点。实际上,戴尔的品牌美誉度、信赖度、忠诚度远远低于其知名度,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们看到联想通过赞助奥运会的系列推广和活动加强了消费群体的互动,增加了与消费群体的情感和心理连接,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戴尔要从一片空白起步,实属不易。
有几个迅速导致戴尔时尚品牌产品失败的可能性,如果戴尔真的准备做下面的事情,那么其竞争对手将会无比兴奋。
第一, 将时尚品牌与其它产品一同摆放在展示店中销售。
目前还不清楚戴尔是否要为时尚品牌单独设计一条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加工时尚品牌产品与其它产品在同一个渠道内销售将极大地降低其时尚品牌对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和销售业绩。如果消费者需要一个时尚性的IT产品,他们有何必要去戴尔购买呢。没有生动化的销售现场,没有足够良好的消费体验,消费者有什么理由进入到戴尔的商店去买时尚产品呢?好象没有这个必要。
第二, 依旧维持原有的重广告而轻体验的营销传播模式。
戴尔的营销模式一直以来是只重广告而人轻体验,而时尚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体验必不可少。如果戴尔不改变原有的模式,那么其时尚品牌会迅速从市场中消失。
第三, 没有对现场销售足够的支持和培训。
戴尔不能对自己的销售现场管理能力抱有过大的幻想,从零开始,认真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给予足够的经费培训足够合格的现场销售人员,或者给予销售商足够的培训和帮助,从其它IT企业借鉴足够多的经验,是其必须做的功课。
戴尔是时候考虑是否从其它IT企业或其它行业聘请现场销售管理专家和渠道管理专家了。
第四, 因循原有的价格折让或赠送配件的促销模式。
戴尔的促销从来没有变过,要么是折扣,要么是免费的硬件升级,要么是赠送产品或配件。如同其品牌形象一样,这样的促销缺乏生动感。实际上,对于消费者而言,很难了解到戴尔今天的促销和明天的促销有何区别,或者说促销能够带给消费者什么特别的意义。
戴尔“变脸”,需要走的路很长,这远远不是简单的涂点脂、抹点粉就可以的。
如果戴尔不能够实现从一个科技产品生产制造商转变为一家时尚化品牌企业的话,戴尔“变脸”之后的脸将越来越黯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