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大餐,喜了球迷
赛场里,看世界级选手在中网赛事上拼杀、享受着国际水准的网球盛宴,无疑是最令中国球迷们欢呼雀跃的事。大牌明星云集,是2007中网吸引球迷眼球的一大亮点。球迷们惊喜地看见被众多中国球迷喜爱的“瑞士公主”辛吉斯,常年雄霸世界网坛第三把交椅的达维登科,奥运会冠军、新科澳网亚军“智利炮火”冈萨雷斯等网坛上赫赫有名的巨星身影,他们在赛场上挥洒出的球星霸气,让中国球迷们大饱眼福。
赛场外,作为2007中网赞助商的青岛啤酒(爱股,行情,资讯)(600600),将满载游戏装备、各种产品的青岛奥运大篷车搬到了中网现场,为明星和观众们准备了一份“休闲、娱乐”的饕餮大餐,选手们在比赛之余可以美美地品尝到清爽的啤酒。可以说是青岛啤酒与2007中网共同为网球爱好者烹制了美味的“激情佳肴”。
2007中网赛事期间,球迷们可以参观网球收藏品展示,去短网擂台PK、参加电子测速等游戏,观看中网美女拉拉队的才艺表演,以及欣赏美国PBI花式网球表演团队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球花式表演。在此期间,中网还安排了多场主题音乐会以及其他创意十足的“翻新花样”,让球迷们在集赛事、游戏与演出为一体的“网球Party”中尽兴到底。
步入成熟,美了中网
说2007中网是奥运前的最后一次体育大餐,一点都不过分。其受到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之前任何一次中网赛事。“中网预热奥运”成了本届中网最大的亮点。自从青岛啤酒成功取得第29届奥运会赞助权后,就已制定了4年奥运营销计划。2006年是“点燃激情”年,2007年是“传递激情”年,2008年是“释放激情”年,2009年则为“演绎激情”年。今年青岛啤酒再次赞助奥运会前夕的最后一次国际体育盛世中国网球公开赛,无疑是对2007年“传递激情”的最完美体现。
对于中网价值的升值,作为迄今为止惟一一家连续4届赞助中网的青岛啤酒,是最好见证者。青岛啤酒副总裁严旭女士表示:“中网元年,我们在是否成为中网赞助商的问题上也曾经展开过讨论,但最终考虑到我们的品牌与网球项目的消费群比较吻合,是中、高端人士,而且出于青岛啤酒一贯的社会责任感,希望能够支持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最终我们做出了合作的决定。从今天看来,我为我们当初的长远眼光感到欣慰,正是正确的决断以及对市场的准确把握让我们获得了回报,2009年中网女子比赛还将升级成仅次于大满贯的皇冠级赛事,这更说明了我们策略的正确性。因此我们也将继续和中网合作下去。”
从2004年首届中网来看,当时的赛事规模、影响力等方面与国际网球大赛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欠缺历史底蕴和经验;迈出第一步之后,2005年第二届中网在赛前预热宣传、广告招商等赛事组织运作上有了明显进步。回顾中网4年所运行的轨迹,尽管这个年轻的赛事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但在不断的变革中,中网正以快速的发展步伐走在国际化的星光大道上,中网越加成熟,则更具“大腕”魅力。
价值提升,乐了赞助商
对于亚洲地区迄今为止设置最全、参赛球员最多的网球赛事之一的中网来说,经过4年的磨炼,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逐渐与国际接轨,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网球赛事之一。它所蕴涵的巨大商业价值已逐渐浮出水面,中网开始成为众多国际品牌争相推广品牌的竞技场。
显而易见,各大赞助商都在与中网的合作中尝尽了甜头,如果中网没有甜头,又怎么会吸引奔驰、松下等国际大牌赞助商的鼎力支持呢。说到底,中网和赞助商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中网火了,赞助商自然多了。国际顶级大牌企业都来了,门槛自然高了。你想赞助中网?没那么容易,得看实力。在这一点上,青岛啤酒作为地道的中国本土企业代表,连续4年与众多国际顶级企业平起平坐于中网赛场,着实让国人感到提气。
携着2008奥运赞助商的身份,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底气十足:“不能仅仅把奥运当成一场热闹来看,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实际上是百年青啤和百年奥运的结合,这是青啤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青啤将通过赞助奥运会来获取在全球更广泛的影响力,使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得以迅速提升,让我们走得更快、更远。”可以说,青啤人的底气不仅源于奥运,也源于4年来在中网尝到的“甜头”,毕竟4年来中网让青啤的品牌附加值获得了年年的提升。
随着中国网球公开赛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最“占便宜”的无非就是那些借助中网宣传的赞助商们,它们不仅是中网的忠实守护者,其品牌更与中网一同享誉国际。喜洋洋、美滋滋、乐陶陶,3种表现快乐特征的不同面部表情,一同折射出中国球迷们、中网、赞助商幸福的“心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