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冠捷科技无疑需要寻找一家稳定的液晶面板供应商。对于奇美参股冠捷科技,冠捷科技董事局主席宣建生表示,由于冠捷科技的主力产品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机,需要大量使用中大型尺寸的液晶面板,这次合作可令公司未来的面板供应更趋稳定。
宣建生还透露,双方不排除在液晶显示器营运模式上有进一步资本及生产上的合作,并有可能结合奇美在液晶电视面板上的技术,共同投资新项目以增加双方在液晶电视市场上的占有率。
冠捷每年数千万台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的出货量,将可为奇美不断增加的产能提供稳定和更大的出海口。奇美董事长廖锦祥则强调,该次合作可以确保奇美在液晶面板的销售渠道,从而巩固公司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地位。
据宣建生透露,冠捷科技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代工厂,预计2007年全年的液晶显示器出货量上为3600万台,液晶电视则约有500万台规模。市场预估冠捷科技2008年的出货量仍将持续攀高,其中液晶显示器的出货量在4000万台以上,液晶电视则有挑战800万台的实力。
赛诺公司AV事业部研究总监盛哲指出,与不久前退出冠捷科技的原股东京东方不同,奇美在规模与实力上都比京东方更有优势,奇美参股冠捷科技,将为冠捷科技发展自有品牌提供有效的液晶面板保障。
CEC背后推手
此次奇美入股冠捷,对于股东之一的长城电脑同样有着产业协同作用。在冠捷科技副总裁段振华看来,联手奇美也可让长城电脑间接获益。
今年5月,长城电脑以11.4亿港元收购*ST东方(000725.SZ)所持的2亿股冠捷科技股份,占后者已发行普通股股份的10.27%,长城电脑由此成为冠捷科技第二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仅次于飞利浦。
此后,不断有业内传闻称,作为长城电脑母公司的CEC有可能进一步收购飞利浦所持的冠捷科技股份,以达到全面控股冠捷科技的目的。
CEC如果掌控了冠捷科技,再加上其旗下长城电脑所从事的显示器品牌和代工业务的需要,CEC无疑也需要加强对上游液晶面板供应的控制力。在今年的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等三方液晶重组中,一度有传言称CEC亦参与其中。
但是截至目前,上述三家企业的液晶大重组仍然没有最终的方案,而CEC在其中的角色更不明确。
有分析人士指出,长城电脑与所其参股的冠捷科技一样,同属液晶产业链下游制造企业,随着液晶供求关系变化,显示器制造企业面临面板吃紧的情况时,寻求稳定的面板供应就成为CEC的要务,而在CEC无法快速推动国内液晶三巨头整合的情况下,冠捷科技闪电引入奇美则是一个高招。
该分析人士还认为,在目前国内液晶三方重组进入关键时期之际,冠捷科技引入奇美作为战略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CEC在重组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