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雨润集团自主创新之路
9月初,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资深记者斯比林一行飞抵南京,全面报道雨润集团不断创新、加速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雨润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俄寻找投资机会并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公布“雨润”为中国驰名商标。此前的十余年内,雨润生产的低温肉制品凭借过硬的品牌支撑力,其市场占有率一直雄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今年7月底,作为非公企业的先进典型,雨润集团的党建模式被江苏省及南京市各大主流媒体广泛推广,其创新体制引起国内党建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从市场创新到品牌创新再到体制创新,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雨润集团向外界强烈地传递着其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决心。雨润集团就是这样一个依靠自主创新不断成长壮大的大型企业。
翻开历史,15年前的雨润集团还不过是仅仅拥有几十名员工的小企业;现如今,雨润集团已经成长为拥有4万余名员工、近60家分(子)公司、资产超百亿元、年销售额达276亿元的多元化集团公司。
品牌创新:屹立市场的法宝
从1993年集团创始之初,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才就提出了做实业、做品牌的超前观念,这在当时尚无核心领导企业的肉制品市场,可谓独树一帜。
2007年9月17日,世界肉类组织第四届猪肉大会首次在亚洲举行,组委会考虑到雨润集团十余年来为中国乃至世界猪肉工业做出的特殊贡献,特别将主办地放在了南京。
在此次大会上,雨润集团推出了第1201种新产品——阳光劲火腿,这是雨润精心为消费者打造的一款早餐类食品,也意味着雨润开始全面进军早餐休闲类肉食品市场。据悉,该款新产品由亚洲惟一一台的尖端设备精制而成,实现了低温食品可以在常温状态下保存的革命性创新。
事实上,创新并不难,难在持续不断地创新。记者了解到,自创业以来,凭借不断的技术革新与品牌创新,从最先抢占酒店肉制品市场到开发出中式传统肉制品,再到现在进军休闲类即开即食型肉食品市场,雨润一直在拓展市场空间及填补市场空白。
市场人士分析,新产品的不断扩充,主辅品牌的相互支撑,是完善品牌架构的最好途径。15年间,雨润集团已经形成脉络清晰的品牌策略,即以雨润、旺润、福润、大众肉联等四大品牌为主,低温肉制品、高温肉制品、冷鲜肉、冷冻肉四大类别为支撑,共1000余种具体产品为市场表现,迅速实现全国300余城市市场的全面覆盖,并出口俄罗斯、朝鲜、东南亚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雨润以每年开发100多种新产品的速度,不断增强品牌凝聚力。前不久,雨润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在外界看来,这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雨润集团创建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成为江苏食品行业首家4A级企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雨润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事实。
产业创新:多元化的扩张之路
雨润集团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76亿元,其中食品主业营销收入125亿元,其他产业收入150余亿元,主辅产业的发展非常稳健与均衡。企业管理界权威人士分析认为:雨润集团已经形成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扩张之路,很好地解决了国内企业界普遍存在的“一专就死、一多就散”的产业管理悖论。
雨润迈开多元化发展的脚步始于2002年。当时的食品主业发展已经相当稳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国有企业的相继并购,不断扩建屠宰与深加工工厂,市场从大中型城市的有效覆盖转向县级城市的全面渗透,雨润食品主业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条与快速的市场流通渠道。接下来该考虑的便是“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是分而放之”的问题了。
事实上,一个成熟的大型产业集团都会选择在专业化基础上,采取适度多元化发展的宏观战略。雨润集团高层向记者透露,2002年5月,以酒店旅游、房地产开发、商贸、物流等为主要业务的江苏地华集团应运而生,作为雨润集团向食品主业周边两翼拓展的主要载体,地华集团承担了雨润多元化发展的重任。
目前的雨润集团,已经形成“一主四辅”的产业架构:即以食品为主业,商贸、房地产、酒店旅游及物流四大产业为辅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