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裂变式扩充
按照刘志雄的构想,三诺进入韩国市场后,将对韩国企业展开大规模的收购。“对于有研发能力而没有加工能力的韩国企业进行并购,对于有加工又有研发能力的工厂引到中国合资。”同时,进入汽车电子、电脑周边、能源产业生产配套音响。“类似于富士康,但是又要有自己的品牌。”
根据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三诺在多媒体音箱市场的发展极为迅速。中国电子音响协会统计及独立市场调查顾问CBIResearch的调查显示,三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5.6%,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行业前二名。三诺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三诺公司净利润为45亿韩元(约3600万元人民币),同年相比分别增长139%,预计2008年销售收入达到828亿韩元(6.624亿元人民币),2009年达到1226亿韩元(9.808亿元人民币)。
三诺内部的2006年至2009年增长目标也可以看出,其中跨越的幅度非常巨大。这一目标的实现,显然需要借助韩国上市的契机和平台。刘志雄表示:“从去年4月开始,我们已经与30多家韩国企业有过接触,目前也正与KOSDAQ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卫星播放收音机,未来我们可能在深圳成立中韩设计研究所。”
“我一直在思考,中国企业怎么去超越,怎么去成长。”在刘志雄看来,现在三诺所需要做的,是利用上市的契机,把韩国最优秀的配件和技术引入中国,把它产业化,通过三诺的网络帮助中国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刘志雄的宏大构思是,未来三诺将通过音频产品跟视频的配套,围绕自己精密模具的核心竞争优势,摆脱同质化竞争,把多媒体这类有优势的市场做得更透,突出自己的设计特色和创新能力,不单做OEM、ODM,而且要做自己的品牌;并以“声音”为主轴,发展围绕声音展开的电脑、电视、汽车和个人移动式设备,以多媒体音频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姿态,做成一个配套产业集团,让公司5年内成为世界三大音响制造商之一。
要成为音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三诺就迫切需要许多配件公司的支持。“大家都知道韩国有三星、LG、现代等大企业,但韩国的中小企业却不出名。但事实上,韩国的中小企业在配件产业中是独树一帜的。一个大企业没有配件企业的支持能成功吗?”在刘志雄看来,这些配件企业是三诺实现目标最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