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伟创力盯上联想、华为,鼓吹中国制造外包


[ 丘慧慧 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07/10/10  ]    ★★★

    “我们正和中国本土一流公司探讨合作的可能。”

    9月末,全球第二大EMS(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伟创力中国区副总裁付军向记者透露,公司近期开始接受媒体采访令他联想到四年前,伟创力从OEM(来料加工)向ODM(设计加工)转型时一度的“高调”。他调侃说,伟创力的每一次“高调”都是为了宣布进入“一些新的领域。”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聚集地,全球主要品牌外包定单的两大代工王——台湾省鸿海(富士康)全球产能的80%、伟创力的27%订单(未来将超过40%)都在中国内地。而与之相悖的是,有“地利”之便的中国本土企业仍然没有走上专业化分工的道路——富士康、伟创力的客户名单清一色为海外跨国公司,甚少中国本土客户。

    但如果简单比较一下这组数字,就能清晰感觉到,一向以“制造能力”与“成本控制”著称的中国企业,在制造成本及效率上面临的危机和压力:伟创力2006年仅手机主板的产量就达6000万部(相当于中国市场一年手机的消耗量),这个数字今年将增至1亿;而销售量居前列的中国本土手机企业中兴、联想,其一年全球手机销量也不过800-1000部(中兴还含数据卡)。仅从规模优势的悬殊差距看,优劣势一目了然。
   
    压力意味着转型和机会。

    “如果说地球是圆周形,工业也如此。中国企业一开始什么都自己做,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知道哪些是自己的强项,哪些不可能是自己的强项,哪些该做,哪些要放弃。”付军断定,中国企业也必然会走向这种全球化的分工与合作。

    “自己制造”的风险

    伟创力毫不掩饰对中国率先国际化的企业——联想、华为、海尔、中兴——的兴趣。

    “这类大公司所从事的产品领域,我们以前或者现在都有类似产品,我们希望国内厂家知道我们同样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从早期设计研发到生产及后端运输等一整套服务。”付军说。

    事实上,从伟创力的客户名单上可以很容易找到联想、华为等中国公司的同行或对手——戴尔、惠普、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

    正是整合了全球制造需求,代工业的规模明显处在快速上升期。伟创力采购总裁何一勤说:“如果说全球PC等消费产品领域的市场增长为每年10%,EMS行业每年需求的增长是快于电子行业整体增长的。”而从产值而言,伟创力去年产值即达到189亿美元,五年内预计将突破600亿美元;业务领域更广泛的富士康产值更是已超过800亿美元,很快将突破千亿美元。

    联想、海尔、华为、中兴,以及更多的中国企业是否有必要纳入到全球产业分工的体系里来?

    一组有趣的数字显示,中国品牌厂商在成本上面临巨大压力:在2006/07财年,联想综合营业额达146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10%,同时电脑销量增长了12%。但年内,其税前盈利仅为2亿美元(不含重组费用),利润率仅为1.3%;而主张“大规模、低利润”打法的伟创力去年产值189亿美元,净利润亦达到5亿美元,利润率为2.6%。

    从制造到品牌,再到销售的全方位运作模式是否正在拖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也注意到联想等企业到欧洲一些国家建厂、设立研发中心。”付军对此提出质疑,“很多中国公司都是抱着传统的想法,认为自己做比让别人做好,这种做法持续下去很危险,因为你过去没有应对风险的经验,而从整EMS行业来讲,不同行业的风险我们在不同产品上都遇到过,有相当多的经验。”

    何一勤亦举例说,伟创力在全球有32家工厂,分布在中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匈牙利、墨西哥、巴西等地,不仅可以承接制造外包,同时还可以承担大量芯片以外的电子产品方案设计等业务。大多数工厂毗邻港口,在生产、研发之外还可以提供物流的保障。同时,多年服务欧美客户的经验,对欧美市场的质量标准谙熟亦是中国企业难以一蹴而就的能力。

    “中国的产品前期价廉物美可能是一个表面现象,最终目的肯定要往更高层次发展,从整体设计、技术方面要靠近国际市场。”何说。

    付军认为,像大多数跨国厂商一样,当规模达到一定数量,选择外包是明智之举。“中国已经做大规模的企业,可以保持现在的产能,如果再往前扩大,可以把那些自己弱势的市场切割出去,以回避额外的投资风险。”何一勤说,即使在消费电子行业中固守“自己生产”的诺基亚、爱立信,为了分散风险,亦将大约1/3的产能外包出去。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支付宝“信任计划”风行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阿里巴巴或将掀起认购潮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