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联想一路顺风,宏碁一波三折
2000年5月,联想分家,成立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杨元庆和郭为两位少帅走马上任,柳传志则以董事局主席的大家长身份坐镇幕后。外界认为柳传志以分家的形式拆分联想不仅重新厘清了联想未来的走势,而且也避免了兄弟争宠而带来的内耗和不安。杨元庆挂帅的子公司以原“联想电脑公司”为主体,主要负责网络接入端产品和信息产品,以及网络信息和内容服务。郭为领军的子公司以原“联想科技发展公司”为主,成立“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网络产品,以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系统集成方案。
几乎是出于同样的考虑,1998年宏碁也完成了自己的重组,分成5个次集团(宏碁电、宏碁科、明电、宏碁国际和半导体),施振荣也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接班。两家公司重组后的结果虽然数量有别,但从本质上说,宏碁和联想的架构是相当神似的。比如联想电脑与宏碁电脑集团都是从事原来的硬件主业,而宏碁科集团和神州数码则专攻渠道。但这样的分家仍然是表面化的,或者说只是第一步。整个宏碁集团的组织架构仍然令人眼花缭乱,五大次集团各自衍生出许多子公司和转投资公司,甚至连施振荣本人都不清楚宏碁集团下到底有多少子公司。而更麻烦的是,由一只“母鸡”孵化出的“小鸡”和“小小鸡”不可避免地出现业务重叠,内耗导致伤亡惨重,早夭者比比皆是。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联想,多年来联想的业务部门也一直有交叉的情况,尽管在决定分家时,柳传志也在郭杨的未来业务界定和动了不少的心思,但多年来的积习并非短时间内可以解决。
分权:联想心满意足,宏碁三思后行
施振荣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施振荣一开始的想法是寻找职业经理人,引进空降部队,在完成国际化的过程中顺利交权,但今天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1985年也就是宏碁成立10年后,宏碁大肆宣传,将引进一批空降兵,为自己的国际化铺平道路。这些人中包括了当时担任前瞻公司总经理的童虎、台湾惠普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吴传诚、美国国善电子总经理庄人川,以及名噪一时的刘英武。施振荣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发展10年的宏碁已经到了国际化的阶段。为此,施振荣从外面引进了多位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才,组成了命运多跄的“空降部队”。但是,空降部队着陆后,迅速冲击了宏碁原本的层级制度。
随着新人进入宏碁后,立即将这样的组织关系改变,由于空降部队多担任副总经理的职务,夹在中间,决策层发生了改变。而施振荣为了支持空降部队对宏碁的国际化改造,在一些事件上也有意无意更导向空降部队,引起了企业内部的种种不满。于是在感到备受冷落之后,宏碁内部不少人选择了离职,而像李焜耀也在当年远赴欧洲进修。
施振荣曾经说过:“在中国社会中,权力的下放是影响未来的决定性因素。”当权力不能完整的移交给下一代时,惟一的出路就是分享权力。很难讲,宏碁的教训给了联想多大的启发,但联想从一开始就确认以分家、分权的方式解决接班人的问题,无疑是相当艺术的。”
联想则一直坚持自己培养高层员工的做法,从不使用空降部队,外人评价联想是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柳传志说:“因为家族企业的领导人干的是自己的事业,另外在企业里边有亲情关系。它的好处是在打仗的时候能够上阵‘父子兵’,但是它的缺点是任人唯亲。为什么不用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做企业,是以此为职业,而嫡传的联想人自己做企业,是做事业,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而言是过客,而企业家对企业而言,是血脉相连的植根者。而且当柳传志把大权交给了子弟兵杨元庆后,柳传志和联想更加吸引那些中国最具热情和野心的年轻一代,而杨元庆的高级领导层,几乎也是由清一色的同龄人组成。在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工科院校里苦读,进入联想,达到自己事业的顶峰,联想梦和当年的美国梦一样充满传奇和诱惑力。
从这点上说,柳传志的退出和郭杨的走向前台,并不是完全的中国式。在帮助联想年轻化的同时,柳传志退居幕后,表面看起来是颐养天年,但或许只是几场高尔夫球赛,柳传志仍然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联想捕捉机会。反观,施振荣已经多次食言,重出江湖,但施振荣有自己的苦衷,因为似乎只有他才能重新燃起员工和市场的信心。
施振荣可能是经过几番腥风血雨之后才摸索出这样的道理,相比较而言,联想要幸运的多,为了安抚元老,联想用了7年时间完善最高决策层的持股制度。从员工持股会的建立,到将分红权正式变为员工股权,到最后老人的退位已与权力控制无关,新旧权力的交割已经扫清了障碍。但宏碁和联想面对过的问题,在今后的华人企业中还会出现,在移交权力的变革过程中,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以及原来的领袖人物应该发挥何种的作用,仍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其实,成功往往由多项因素决定,对于竞争来说,暂时的领先和暂时的落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谁能笑到最后。众所周知,当年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时候,谁也没有笑到最后,无论是携天子令诸侯的曹操,是手握重权的刘备还是独裁的孙权。作为“IT三国”中的联想和宏碁来说,谁也不愿意做失败的曹操、刘备或是孙权,但是对于志在PC市场有更大作为的联想和宏碁来说,谁都愿意做成功的曹操、刘备和孙权。因为,这不需要任何理由解释。